嗑完烤物,嘗月餅、吃文旦已成為大家期待卻少有驚喜的固定組合。我們的甜品提案,有點叛逆!米做的牛軋糖、十年練成一味的老梅酥……都是台灣在地好食材的創意變身,新意與心意,一次到位比堅尼脫毛。■寧式酥餅撞法式甜心早年因蔣宋美齡光顧而出名的南門市場老字號上海合興糕糰,如今第三代開新鋪「合興1947」,要把最能代表祖父精神的寧式酥餅,透過新世代的美學與行銷,重新走進人們的生活。今年中秋,與台北著名法式點心坊珠寶盒推出聯名甜品,中點以黑金剛花生為主角,融入白酒味噌、焦糖海鹽;西點則用台灣在地水果製成圓蛋糕,中法合璧,混出新台味水原共生。■牛軋糖也能用米做米加上水果,會變成什麼?中興新村長大,留學美國十多年後返台創業的陳興,成立了米田貢,名稱像惡搞,實際上卻萬分認真,他以全米穀粉取代麵粉,搭配小農花果研發甜品。主要原料米,在試過18個品種後,選中有抗癌米之稱的台稉9號米。但米穀粉無麩質,不具麵粉筋性,又堅持不混用麵粉,不加小麥蛋白與食品添加物,須克服成品鬆散、口感較粉及保存期限不夠長等問題;他們花了2年半,超過百次測試後才找到最佳平衡。米軋糖是最有趣的嘗試,一入口充滿傳統「爆米香」香氣,搭配各式水果餡,五顏六色也是天然食材所染,兼顧口感和健康手臂 粒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