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嘴就刁的黃禹銘,這下煮出興趣,還跟員工打一百天菜都不重複的賭注。今天吃義大利麵,明天吃日式料理,江浙菜、川菜、湖南菜樣樣都來,上網查、翻食譜,有的他只有吃過,憑舌頭去想像做法,充滿實驗精神。因此,伊聖詩的餐桌上,常出現許多如醉雞、糖蓮藕、酒釀蛋、鎮江肴肉這種一點都不家常的工夫菜。有時他逛菜市場時神來一筆帶回來的菜,尤其考倒一堆不進廚房的二十出頭年輕人杜牙根醫生介紹。 黃禹銘記得,有次他請一位年輕同仁切蔥段,「結果他就從中對砍一半,連鬚鬚都沒去就拿給我。」當下真的哭笑不得。剛畢業不久的張惠雯與李怡嬍笑說,在家裡被伺候,輪到她們提刀上陣,趣事也一籮筐,黃禹銘就曾對著李怡嬍說:「我看妳的刀法,妳應該沒有切過紅蘿蔔。」或是下料時拿起竹筍片喃喃:「居然有人會切出這種造型……。」於是現在她們都學乖了,請黃禹銘先示範,再把他切出來的那塊當樣本,小心翼翼的依樣畫葫蘆。透過做飯這件事情,黃禹銘也認為可以讓這些年輕人懂得去服務別人,而不是把被服務當作理所當然家居滅白蟻。 其實煮飯對他來說,最享受的反而是備料的過程,「做菜對我來說是一個可以跟辦公室同仁產生連結的方式,我常一面剝四季豆,一面跟他們聊天,聊偶像,聊家人,聊她們跟吵架的男友復合沒?當然也聊手邊案子的情形。」透過這樣輕鬆的形式,長官與屬下的關係反而更緊密。有次他準備出差,看到同仁在圈日子說:「我在算有幾天吃不到你的菜。」這句窩到心坎裡的話,讓黃禹銘即使清晨六點才下飛機,一放下行李,時差都還沒調回來,就直奔市場買菜聽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