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我某個字詞的意義,只要將用法秀給我看就好(Do not ask me the meaning of so and so, just show me the usages.)」超過二十年的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也曾因擔任教育部中央輔導團團員,有機會走訪各縣市的李玉貴,常引用語意學大師維根斯坦的這句話,說明「了解如何用」在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她曾觀察高年級的國語習作,當要孩子寫出「傳誦」的解釋與造句時,即使孩子從字典抄下了解釋,但全班共三十三個孩子所理解到的意思,竟高達九種之多,從傳遍、流傳、傳送、傳唱、傳閱、贈送、朗誦、吟頌到讚美都有。把傳誦當成讚美的孩子,寫著「他傳誦了同學,因為同學考了個好成績」;把傳誦當贈送的學生,則造出「我的媽媽將傳家之寶傳誦給我和姊姊,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的句子。她發現,孩子從「寫出語詞解釋」到「造出正確句子」之間仍有許多障礙。所以在她的教學過程中,她會多一個「提供足夠多的示範例句」步驟,讓孩子從中觀察用法。李玉貴推薦老師可善用中研院以大量新聞內容,所建置的「詞彙速描系統」的語料庫(http://wordsketch.ling.sinica.edu.tw/,需申請成為會員,方能使用),從中找尋詞彙的各種用法當成示範例句。在介紹成語時,除了講解意義外,她也會從「教育部成語典資料庫」內蒐羅例句,讓孩子從實際例句中,觀察這些語詞通常用在哪裡,句中還是句尾?是描述好的還是不好的行為?透過歸納與示範,讓孩子吸取足夠的語感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