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是毗鄰舊世界的法國及遠一點的意大利,都是在屬於歐洲葡萄酒舊世界的版圖裏,不過,卻被這兩個有歷史的葡萄酒國比下去。通常談起舊世界,總不會想起西班牙,意、法兩國經過數百年的用心經營,盡管並不是葡萄酒的發源地,卻成為葡萄酒世界裏的代表性國家,不過西班牙葡萄酒的強刃風格,越來越受世界注目。 說到西班牙,擁有比法國南部更溫暖炎熱的天氣,更適合栽種紅葡萄,以土生土長的葡萄品種Tempranillo為例,厚實的果皮加上炎熱乾燥的天氣,不但果實富含單寧,更有利果實發展出更高的糖份,所釀出來的葡萄酒酒精含量更高,果味更豐富澎湃,很適合陳年。因此在西班牙的酒標規範裏,除了以按產區分為DO (Denominación de Origende Origen) 或最高級的DOCa (Denominación de Origen Calificada)等的等級外,還可以陳釀熟成時間作為指標,包括Joven、Crianza、Reserva及Gran Reserva。 對於一瓶西班牙產區的Gran Reserva葡萄酒來說,小弟是充滿期待的。在西班牙的葡萄酒產級制度來說,Gran Reserva並不interpret為頂級葡萄酒,卻可imply為葡萄酒中的頂級。每一年的葡萄農照料葡萄樹,等到其結果、生長、成熟、採摘、浸釀、入瓶、售賣等一連串的過程,其實資金回籠的,就在每年葡萄酒售給商人的一刻,如非當年天氣特別良好,所栽種出的葡萄特別豐碩飽滿,說真的,那會拿葡萄去釀一瓶要五年後才可賺錢的葡萄酒? 還要有信心可賺到更多錢呢? 從理論角度來說,一瓶必需經過至少1年半的木桶浸釀及3年的瓶中陳釀才推出市面,即代表從法規上保證要有至少5年的時光讓葡萄酒有足夠時間去發展出能反映當地葡萄特色的風味,是一種對當地葡萄酒的信心,也代表從葡萄酒上而言,要保證一瓶葡萄酒經過5年時光並發展出具雜複性的風味,更是一種考驗。換句話說,一瓶在市場上葡萄酒零售店買得到2007年Gran Reserva,應該要在2012年才能夠買到的,以今年2016年來計算,今年最多只能買得到2011年的Gran Reserva。 品味葡萄酒,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側面反照,從來不以隨波逐流的追趕大眾喜歡的味道為目標,忠於自我,用心感受當下每一刻可能不是很好的酒的好葡萄酒,是小弟一直以來在努力這個博客分享的「中指」。時間,未必讓每一瓶葡萄酒都變得更好,但好的葡萄酒,絕對不少得一段足夠長的時間讓年青的尖刺般的酸度與緊澀的單寧慢慢沉殿,讓時間將棱與角磨滑,靜待好酒得以陳年熟成,蛻變成為一位成熟穩重、在職場上能化解一切難關、在談笑間能使檣櫓灰飛煙滅的魅力型男。Er,,, 好像寫得over左。Anyway, 以葡萄酒的玩味角度來說,要揀西班牙葡萄酒,當然是至少18個的木桶陳釀及3年的瓶中陳釀,當中整個陳釀過程不少於5年的Gran Reserva最有意思了。今次小弟特意找來兩瓶來自西班牙的葡萄酒寫寫看,一瓶是Gran Reserva、一瓶是Reserva。 Villa Negra Valenvia Gran Reserva 2007 這瓶Villa Negra Valenvia Gran Reserva 2007是這篇品酒筆記的其中一位主角。Villa Negra是西班牙語,「Villa」當然是Village,而「Negra」是黑色,按字面解釋,酒莊的名稱是「黑色莊園」,看那黑色背景而金色藝術文字的酒標,一個很有黑色魅力的葡萄酒標設計,加上屬於Valencia產區的DO級Gran Reserva,我帶了她回家。 Valencia對於小弟來說的印象是.. 西甲華倫西亞球隊!(OH YEAH! any西甲fans here?) 這是一處與葡萄酒完全沒有幻想空間的土地。這瓶單純以Tempranillo釀造的Gran Reserva其實並沒有很驚喜的感覺。簡簡單單的紅莓果(Red Fruits)及木桶(Oak)香氣,加上小小的礦物(Mineral)氣息,並不足以組織成一幀誘惑迷人的香氣結構圖,一般而言Tempranillo都能夠釀出厚重的酒體,擁有高單寧、高酸度及高酒精度,這瓶Villa Negra也不例外。深邃而成熟的紅莓果(Ripe Red Fruits)味道,是她的魅力,皮革(Leather)、煙草(Tobacco)、很輕淡的礦物及土壤(Soil)味道,口感堅硬的酸度、強壯的骨架,在內涵不足的情況下,像籃子放不滿水果,反而顯得有點乾瘦。有時勉強並不會有幸福,Let it go可能是更好的選擇。葡萄酒的名稱本來改得很好,但很可惜對不起,這瓶黑色莊園的魅力,真的沒有被黑色魅影勾魂奪魄攝進去的感覺,再喝下去,也沒有更多的畫面。 Moll de Alba Reserva 2003 這是一瓶很特別的葡萄酒,所使用的釀酒葡萄包括Cabernet Sauvignon、Syrah、Merlot及Garnacha 4種不同的主葡萄釀造,各葡萄的混釀比例無法弄清楚,但這種嚢括4種葡萄特點與風味的混釀方式,相信尋遍千萬瓶也難找到。 剛打開瓶的時候葡萄酒還在沉睡,看那軟木塞也沾染了深深的紫紅色,待會漸而釋放出濃厚的紅莓果(Red Fruits)味道,辛香料(Spice)及木幹(Wood)氣息濃烈,胡椒(Pepper)氣味很重,隱隱約約的煙草(Tobacco)絲絲滲出來,是原始巨木呼吸的的呼吸氣息,參天巨木疏落地垃聳立在天與地之間,樹幹上卻只有繆繆數塊半枯乾葉子,滿地都是掉下來的枯葉,路中偶有碎石,很重的礦物(Mineral)及土壤(Soil)氣息,是虛弱的森林畫面。 從味道上而言,這瓶Moll de Alba展現高度的陳年複雜性、晚秋乾果的暮戀與穿越原始森林的遺和感,她入口似是圓潤,卻有著高度單寧的粗糙感與尖刺的酸度,一點也不容易觸摸。從來現實中該出現的美而沒有出現的反差永遠都讓人感到捉不緊,很玄的感覺。皮革(Leather)、煙草(Tobacco)、乾葉(Dry-leaf)、木幹(Wood)、礦物(Mineral)、土壤(Soil)、薄荷(Mint)及展現頑強生命力的紅莓果(Red Fruits)在爭扎求存,這一幅畫是,一顆顆的小小野紅莓在這片疏落的參天巨木遠古森林的底層兩顆、三顆的生長出來,於那滿地碎石與乾葉子的單寧粗糙感中努力地爭扎冒出頭來的小紅莓在展示出頑強的生命力,縱使不是最美妙的味蕾感覺,也強烈的感受到那不屈不撓的生命力。在迷失中的遠古森林中走著走著,迷途的人生似乎找不到出路,感到支橕不住了,就隨意摘下一顆小紅莓,啊,酸酸的、乾乾的、澀澀的,就是這種味道了。也許這瓶酒不是很高分,卻有著這種令人晚秋乾果的暮戀感覺,與現實在應在不在的遺和感,是一瓶能勾起揪心回憶的葡萄酒。 最近寫文章速度刻意的慢下了,原因是最近文筆太勉強了。寫了兩星期,這篇品酒筆記,能對得起自己的感覺。 歡迎看看之前的文章 #1 愛上葡萄酒的第一口 #11 Siam Paragon – Gourmet Market嘆蠔夜 #21 受貴腐菌「祝福」的澳洲甜白酒 #2 Grace Bridge甜潤的感覺 #12 那晚在Bar on 15喝的Erdinger #22 當Mablec遇上煎牛扒 #3 來自Heathcote的味道 #13 紐西蘭Pinot Noir的氣息 #23 充滿回憶的Riesling #4 想欣賞一瓶好酒 #14 Barbaresco? Truffles? #24 2005年芝路副牌Sauternes貴腐甜白酒 #5 意大利Monferrato Rosso #15 自釀梅酒 – 1 #25 看穿看不穿 南意Puglia Negroamaro Primitivo 2013 #6 平民Tawny Port茶色波特酒 #16 自釀梅酒 – 2 #26 原來紅酒配搭雞脾肉也不錯啊! #7 一瓶好Earthy的葡萄酒 #17 站在懸崖邊嚐一杯 #27 有些人愛上的不是酒 #8 2014 Beaujolais Nouveau #18 自釀梅酒 – 3 威士忌梅酒 #28 玩味的意國風情 – 南意Rosso Puglia IGT #9 初嚐Saint-Emillion Grand Cru #19 Chablis – Tasting the Flavor of Ancient Rock #29 不完美的活潑可愛Muscadet Sur Lie #10 Mango Tree Bistro 酒不醉人人自醉 #20 十年Chardonnay #30 來自美國的Pinot Noir風格 #31 EL CID浪漫的西班牙餐廳 #32 烤三文魚骨 x Sparkling Pink Moscato #33 芳醇濃郁的白蘭地梅酒 #34 馬戲班大寶箱裏藏著的09年Gran Reserva #35 忽近又遠的Viognier #36 香港美酒佳餚巡禮2015 #37 塔斯曼尼亞的Pinot Noir #38 從西班牙走到智利的Pedro Ximénez #39 紅酒燴牛肋條 x 紅葡萄酒 #40 重拾熟悉的感覺.Rioja Reser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