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德說:“悟道不難,唯嫌撿擇”。“撿擇”就是分別和取舍,有了分別心才會去撿擇,道是平等無分別的。心裏有二、三,才會去撿擇,回到“一”就不會再有什麼分別和撿擇,因為“一”已經接近了道。道如同一面鏡子,無論什麼事物照在鏡子裏,原來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鏡子不會分別這個事物好壞、醜美、善惡。人不僅有分別,而且樣樣事物都要分別個好壞、是非。如果你能回光返照,留心察覺自己剛才起動的每一個念頭,你才能覺知自己念念都是分別。這是多生多劫養成的最大習氣。因此,要想接近道,首先要斷掉分別的習氣,因為道是沒有分別的。 古大德說:“成佛不難,放下既是”。但是,人卻有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親情,放不下錢財名利,放不下所執著的一切。而一切都是圍繞著一個“我”字。因此,最大的放不下就是“我執”。一切都是我想得到的,我不願失去這些可以使我享受的既得利益。而且我執較重的人最愛顯示自己,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因此,悟道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執。道的特性是無我、無他,也正是佛家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只要心裏還有我,還不能達到忘我、無我的心境,圍繞著我的一切都不可能放下。 筆者在一次閉關中曾與各種物體對話,從中證到了“萬物皆有佛性”。首先我進入了暖水瓶的思惟,暖水瓶說:“我沒有思惟”。我說:“不對,你這句話就是思惟”。暖水瓶說:“我的思惟非常低級,我們只有從屬性,而沒有主動性”;第二個又進入了水的思惟,水說:“我沒有思惟,我一切都是服務眾生”;第三個又進入了一塊磚的思惟,磚說:“我也沒有思惟,無論把我放在任何地方都一樣”;第四個又進入了太陽的思惟,太陽說:“我也沒有思惟,我一切都是按照規律運行”。這四種物體的共同點都是沒有自我,一切都是恒順眾生。這就是佛性,因此說萬事萬物皆有佛性。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淨,有我就是在執著個性,有我就失去了整體性,那麼,你就永遠不可能進入道。 第二個最難放下的是“我見”。我見就是執著自己的見解,一切都認為自己的見解對,別人的見解不對,總不願恒順眾生,還是在處處突出自我的個性,當別人的見解與自己不同時,就生氣煩惱,並與別人發生矛盾和紛爭。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些對我見越執著的人反而離道越遠,這就是個性。個性越強反而離整體性越遠,宇宙是一個整體,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