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17公里小長征路程頗長,但路線整體上落坡幅不大,初段略為沉悶,中後段行程越來越精彩,景色令人嘆為觀止。 在石壁水壩的盡處起步,初段是石屎步道,沿寬闊的引水道而行。到達往狗嶺涌的路口,離開鳳凰徑下降往狗嶺。於狗嶺繞著山腰小路行走往嶼南界碑,碑後有小路接回狗嶺涌觀景台,景觀十分開揚。離開狗嶺走至近狗嶺涌營地,再接回鳳凰徑。沿山腰路至分岔口,先往分流村士多補給休息,後往分流東灣接回分流郊遊徑,隨小徑行走至分流石筍、分流炮台、石圓環及分流西灣,欣賞黃藍海水分隔的特別現象,然後接回鳳凰徑。及後沿著鳳凰徑,經過煎魚灣(遠眺雞翼角)、實行了復耕計劃的二澳,最後走至大澳碼頭及巴士站完結。 分流位於香港大嶼山的最西南角,是香港最西南的地方。由於對出的海域是泥黃色的珠江水及東部海水的交匯處,海面形成了獨特的分界線,故稱作為「分流」。分流曾經是一個軍事防衛要點,故分流角上還找到昔日的分流炮台遺址,其他景點還有石圓環、分流石筍、分流東灣及分流西灣等等。 交通: (起點)東涌巴士站大嶼山巴士11號或23號(沙咀站下車) (終點)大澳巴士站大嶼山巴士11號/富裕小輪(留意船期:https://www.fortuneferry.com.hk/timetable.php) 汾流士多: 一家人士多facebook:https://cutt.ly/zYt50zz 陳記士多facebook:https://cutt.ly/4Yt59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