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talkupday.com/點蟲蟲/ 原文作者: 雞旦仔 Facebook 專頁: Talkupday 圍講噏Day " 當你咬了一口蘋果後,看到多少條蟲是最可怕的?" 這是筆者小時候聽過的一條IQ題。答案是半條蟲因為這樣代表你已經把另外的半條蟲吃掉了。從這一條IQ題我們可以看到在大部份人的認知裡食蟲是可怕的,是 骯髒噁心的;甚至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但有否想過在可見的未來,昆蟲將會取代肉類成為我們食糧的新趨勢,而且更是一種環保,文明既表現呢? 根 據聯合國預測在2050年地球總人口將會超過90億人,到時候面對急促增長的人口,如果我們繼續維持現時的農牧模式,世界必定會出現糧食短缺和價格暴漲等 危機,所以人類必需在此之前尋找更多可持續的糧食供應。有見及此,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早在2013年便開始提倡人類可以進食昆蟲以取代吃肉習 慣。 其實現時全球大約有20億人正常用餐中會進食昆蟲。當中,中非、東南亞和南美的人佔最多,在超過100萬種的昆蟲中,有1900種昆蟲 可供人類食用。目前大概可食用昆蟲比例為:甲蟲(31%)),毛蟲(18%),蜜蜂、黃蜂和螞蟻(14%),蚱蜢和蟋蟀(13%)。而且用昆蟲取代肉類的 好處也非常多,首先,昆蟲含有大量蛋白質、維他命與礦物質,適合人類補充營養。第二昆蟲與人類的基因差異大,不會傳染病菌給人類,所以也不用抗生素來飼 養。第三養殖昆蟲排放的溫室氣體遠低於牲畜的甲烷排放低十倍,氧化亞氮低三百倍。養殖昆蟲也不會大量排放污穢物,昆蟲亦可以用來餵養雞和魚等可食用動物。 所以養殖昆蟲取代牲畜絕對是有助減低氣候暖化的環保偉業。第四養殖昆蟲所需要的地方,資源,飼料都比養殖其他牲畜少,而且昆蟲成長週期快,所以養殖昆蟲相 比養殖牲畜更為有效率,成本效益更為高。 近年歐洲開始大力推廣食用昆蟲,不但一些大型超級市場可以見到一盒又一盒的食用昆蟲,而且他們也非常體貼,明白有很多人仍然未能消除對昆蟲既有的厭惡形 象,所以推出一些含有昆蟲但賣相如同一般食材的食品好似昆蟲漢堡扒,昆蟲肉丸等等。更有知名大廚師推出昆蟲食譜,推出一些美味的昆蟲菜式,令大眾更加容易 接受食用昆蟲。其實我們一直以來都在不知不覺中有食用昆蟲的,科學人雜誌指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Defect Levels Handbook》甚至還明文規定了食物中的昆蟲殘骸、蟲卵含量:「每100公克巧克力中,不能含超過60片昆蟲碎片;每100公克花生醬中,不能含超過 30片昆蟲碎片;每杯果汁中不能含超過5顆蒼蠅卵。計算結果顯示,每人每年在不知不覺裡平均吃下約450公克的昆蟲。」 當然,把整隻昆蟲放入口中需要克服的心理關口又是另一回事。但是看來食用昆蟲將會是大勢所趨,而且到了2050年,牛肉將會成為極度奢侈品。為了地球的健康,下一代的福祉與及未來荷包的"溫飽",或者我們可以從昆蟲漢堡扒,昆蟲肉丸開始嘗試未來食糧的味道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