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talkupday.com/真正的「贏在射精前」/ 原文作者: I.T.人 Facebook 專頁: Talkupday 圍講噏Da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WHJa8hLAw 香港人常常把「贏在起跑線」掛在嘴邊, 而香港的競爭異常激烈, 進展成「贏在子宮裡」﹑「贏在射精前」實在不令人驚訝。就算是動物都會選擇最強壯的伴侶生育後代, 把基因延伸下去, 「贏在射精前」並不是什麼新觀念。 準父母在準備生小孩之前, 都會保養身體, 戒煙戒酒戒夜蒲, 買樓要選好校區, 買車準備七人座, 只差未在射精前一刻為孩子報讀興趣班。香港大部分準父母都會在物質上為孩子作好準備, 但又有否在心靈及態度上準備好呢? 要在香港生存, 父母唯有裝備好自己的小朋友上戰場, 需要報讀不同的課程, 學會 Show Off 不同的技巧來應付不同的面試。望子女成材乃是天下父母所願, 所以父母的心情, 確實出於一番好意, 要怪就怪小朋友生不逢時, 投錯胎在香港吧。 但是, 各位準父母有否想過假如你的小朋友不是讀書的材料或是他們喜歡的東西不是如你所願, 那你會如何反應呢? 你將會為小朋友付出什麼? 你期望小朋友為你帶來什麼? 試想想, 假如你不能接受你的子女不是尖子或你一定要你的子女就讀名校, 你將會給予自己及孩子們很大壓力, 這絕對是一個 Lose-Lose Situation。所以,真的要「贏」,就切勿跌入這個雙輸的局面。作為父母, 應該有心理準備, 你的子女不一定聰明伶俐, 也不一定能進入好的學校, 但是無論如何, 父母都應該跟子女一起樂觀地面對。父母的角色從來不是強迫孩子跟著你的安排來過人生, 相反應該陪伴子女左右, 從旁協助, 支持及引導他/她們, 讓他/她們在適當的壓力下成長。生小孩的首要目的是要組織一個幸福家庭, 讓父母跟子女快樂地生活, 假如你還未想通這一點, 縱使你「贏在射精前」, 你及孩子都會「輸在中出後」, 還是把安全套帶上吧! 要接受子女不一定成才,當然不是要父母讓子女自生自滅, 父母們應該盡力為子女鋪路, 讓孩子有機會接觸不同的事物, 從而找到他/她們感興趣的領域, 加以發展。這意味著父母們可以為子女報讀不同的興趣班或課程, 重點是應該讓孩子們享受學習過程, 發掘他/她們的興趣,再加以栽培。在過程中學習知識, 明白道理及突破自己, 壓力是無可避免, 但家長應該跟子女一起樂觀面對及舒緩壓力, 而不是逼迫子女得到好成績。小朋友最可貴的東西是好奇心, 想像力及創意, 而壓力往往會令他/她們迷失自己。 要是你接受不了以上觀點, 你及你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的「贏在射精前, 贏在子宮裡」,反而將會承受很大的壓力。香港是一個以成績定輸贏的地方, 無形地讓父母把焦點放在結果上, 但筆者認為這絕對是錯誤的。要父母不只在乎子女的成績, 讓他/她們沒有壓力地學習, 你可能覺得在香港這個環境及制度下聽起來有點離地, 但是筆者接觸過不同國家的教育制度, 及不同國家小孩的學習態度, 我卻有另一看法, 好奇心, 想像力及創意就是孩子們最大的本錢, 而這三樣東西往往能令人脫穎而出,例子屢見不鮮,我們將會在下星期的文章作更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