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talkupday.com/喝酒與劈酒的哲學/ 原文作者: I.T.人 Facebook 專頁: Talkupday 圍講噏Day 記得第一次接觸酒精是中三那年, 山林道一間叫「老地方」的酒吧, 點了幾支 Corona, 第一次學會玩「大話骰」。 當時, 喝兩三支啤酒便「到頂」了。第一次喝烈酒, 是跟同一班老(損)友, 地點諾士佛臺, 喝 Tequila Pop。 尤記得我好像喝了兩三杯, 那種一股曖流從喉嚨到胃, 再由胃上到頭頂的感覺, 十分過癮。 上了大學後, 喝的都是一杯又一杯的 Tequila Shot。 我們每個星期都有局, 真真正正開始「劈酒」。反正劈酒兩個字, 一橫一直, 醉的躺下, 沒醉的站著回家。那動人時光, 不是我給朋友抬回家, 便是我把朋友抬走。開始工作後, 或多或少都需要喝酒, 我的客戶或廠商有外國人, 香港, 中國或台灣人, 但是喝酒的文化都不一樣。 簡單分類, 外國人喜歡「喝酒」, 亞洲人喜歡「劈酒」。 跟外國人「喝酒」, 多數是點一瓶啤酒, 放鬆心情, 談天說地, 也有可能蜻蜓點水地洽談一下工作。再進一步, 或會點一兩瓶紅酒或威士忌, 然後大家分享一下對這支酒的感覺。 當中有些朋友比較懂酒, 便開始講解一下不同酒的特色, 點到即止, 也頗有趣。「劈酒」倒是另一回事, 無論洽談生意或朋友聚會, 大多喝威士忌, 某些場合也會喝紅酒, 中國白酒, Sake 或 Soju, 反正都是一杯一杯的乾, 喝什麼都不是重點。 「劈酒」通常要跟人猜枚, 而且通常是鬥過你死我活, 往往因為要贏, 反而要全神貫注, 不能掉以輕心。 簡單來說, 「喝酒」是直接把情緒放鬆, 跟朋友聊天吹水, 花一晚時間品評一瓶酒; 「劈酒」則是將你的精力轉移到猜枚上, 花一晚時間思考應該叫什麼骰, 忘卻工作的疲勞或生活的煩惱。 然而, 我年輕時總覺得酒是用作懲罰的工具, 幾乎所有酒都是難喝的。 因此, 我以前只喜歡「劈酒」, 不喜歡「喝酒」。我現在還是很喜歡「劈酒」, 只不過, 「劈酒」變成一個沒什麼大不了的遊戲, 贏了大家擊掌慶祝, 輸了大家碰杯便喝, 醉了吐了又再來。不在乎輸贏, 反而讓我更能夠享受每一次「劈酒」的過程。 當酒不再是用作懲罰的工具, 「喝酒」漸漸變成了一個樂趣, 我也開始明白為什麼人會喜歡「喝酒」。當我開始嘗試了解不同的酒, 再苦的酒頓時變得特別, 讓我想再嚐一口。酒, 其實需要多年釀製, 當中充滿細節, 讓我更加想了解箇中的故事, 享受不同的酒帶給我的驚喜。 我覺得「劈酒」其實是一門人生哲學。 首先, 猜 枚贏了沒獎, 輸了卻可以喝酒; 再者, 每個人夾份買酒, 但又不想輸不想喝。回看一下, 人生不也是一樣嗎? 每個人也為生活付出很多, 有些人不想輸, 安安穩穩地做每一件事, 贏了卻一無所獲; 有些人豁出去, 輸了反而有所得著, 就算沒得著, 也盡興過。人生跟「劈酒」一樣, 太執著只會贏了沒酒喝, 輸了喝到嘔, 怎樣也不能盡興, 最重要還是享受過程。 「喝酒」又是另一門哲學。 不同的酒有不同歷史及學問, 「喝酒」不單為了放鬆神經, 也讓你感受不同的味覺層次, 讓你可以細嚼當中的歷煉。 人生經歷就像不同的酒, 有高有低, 卻能給你不同的感覺與驚喜。縱使苦得像威士忌, 也有值得細味與學習的地方。人生跟「喝酒」一樣, 每段經歷有苦, 有酸, 也有甜, 不要一口喝下而忘記細味人生。不懂細味人生, 只會讓你低潮時怨天尤人, 高潮時不懂珍惜, 怎樣也不快樂, 最重要還是學會欣賞細節。 無 論「劈酒」的痛快或「喝酒」的細膩也是人生必修的哲學, 兩者並無衝突。人生就是要不論輸贏, 痛痛快快地享受過程; 人生也要經歷高低起跌, 甜酸苦辣, 細膩地欣賞每一段細節。愛情觀也如是, 我們享受熱戀的痛快激昂, 也該享受一段關係的細水長流。下次拿起酒杯, 不妨思考一下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