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在信義區近郊超過一甲子的和興炭坑 甚麼!!!從小生長在信義區的貝果兒居然不知道住家附近有一個超過近一甲子的礦坑,趁著年假的最後一天前往這個與世隔絕的小礦坑。 沿著松仁路往信義路151巷401弄的路線往裡面騎,途中右手邊會經過一個小公園。再往左邊騎不到五分鐘從聯勤學校技術訓練中心旁巷道進入,當行駛的路線越來越偏僻時,和興炭坑的告示牌就豎立在我們的前方。 整座和興炭坑的園區並不大,人煙稀少。左手邊就是慈惠堂,據廟裡的人說往廟裡走可走到拇指山的登山口亦可以往象山的方向前進,但礙於天色已晚又有些下雨,我們直接打消探險的念頭。 │園區入口有個大大的工人推礦車的示意圖畫面,重現日據時期的風貌 │也許是為了重現當年的光景,整座園區從路口開始就是仿鐵軌的裝飾。 │牆上用趣味的方式,用陶板彩繪壁畫『煤的一生』 從開採到桃喜等坑內作業,簡單的一張圖道盡了煤礦開採的辛苦,也讓來此的民眾可以快速了解整個作業流程,極富有教育的意義。 │迴旋樓梯連接園區與和興礦坑的重要通道亦是園區景點之一 樓梯上張貼了許多跟礦坑相關的圖片,如礦工便當、工具等等。讓我想起悲情城市中礦工每日的生活點滴。 進入礦坑前有座小甲小兵佇立在隧道口,守護著隧道也歡迎民眾的來訪。 忍不住要跟小甲小兵合照一下,幾乎直逼我的近170公分的身高呢! 隧道口保有當年和興炭坑的字樣,旁邊清楚寫著昭和十五年見證和興炭坑的歷史 隧道長度並不長,牆上寫下了滿滿的礦工相關事項或是習性 點擊圖片放大 牆上還寫著礦工們的禁忌或是當時社會的一些情況,不得不佩服當年他們為生活努力的決心與辛勞。 更多詳細內容:https://goo.gl/7VZR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