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辛萬苦,一拖再拖,目的地轉完又轉的Exchange旅程快將出發。奧地利到芬蘭再到匈牙利,命運之神最終帶我到布達佩斯開始未知的旅程。 2013年,我在某會計師樓的審計部門渡過四個月的實習生涯,經歷了Auditor的痛苦生活:有開工無收工,帶住大堆文件逼地鐵,長時間放逐內地出Job,被內地客人「款待」…… 雖則會計工作待遇較好,但親身經歷過這種Auditor年復一年的生活體驗後,確實令我有所反思,我將來要走這樣的路嗎?在樓價高企、民怨沸騰、政局混亂的年代,除了既得利益者外,其他的香港人皆被撤底的無視、被一步一步的侵犯。稅要交,受惠的卻是來港未滿七年的「新香港人」;強積金的保障只是個官商勾結的笑話;自己的政府無意阻止,又無權審批新移民;看電視的選擇被剝奪;普選也只是名不副實的假民主…… 住在旺角廿幾年,走在西洋菜南街,從以往去金發食蛋撻、去文具店買Gameboy,變成今天滿街金鋪、藥房、唱歌走音舞姿騎呢的怪物。這條街越來越陌生,街上的人總是拉著大大小小的行李箱,在藥房萬寧屈臣氏百佳惠康莎莎卓悅價真棧門外,蹲著或是坐著的在收拾戰利品,整條行人路都給佔據了。而這些人總會拿著地圖在你身邊,用不屬於香港的語言放聲疾呼,然後伸手指路擋住你的去路。在街上、地下鐵內,我的皮鞋已被行李箱輾過了多少次。由公司回家的距離,彷彿是世上最遙遠的距離。 在審計的Peak season,工作至凌晨兩三點,周末日日加班是等閒事。然而這份有血有汗的薪水,你甘心奉獻給發水無極限的地產商嗎?辛苦一輩子,只為那附設垃圾會所、瞓覺保安、維修隨時貴過重建的「豪宅」做奴隸?別忘記還有家庭、父母要供養,以及你積勞成疾的各種慢性病的醫療開支…… 我絕對不是怕辛苦而退縮,只是見著香港人的生活越來越不像生活:工作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大學畢業生起薪點十年如一日,港鐵、大家樂的價錢卻年年加;放假可去的地方越來越少,除了商場還是商場,難怪發現大棠有紅葉便一窩峰的湧進去。我們的價值、夢想被財閥、政客一步一步的被侵蝕,更多人的將來被少數有勢力的人操縱,生活失去保障。想到這裡,除了心痛,便是無奈。 在那幾個月間,看看自己的生活,回想以往遊歷所遇過的人和事,覺得人生不應被工作束縛、被社會定形。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走屬於自己的道路。於是,在實習完結翌日,便出走了歐洲差不多一個月。 這是我第一次遊歷歐洲,去過英國、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德國、瑞士、列支敦士登和法國。雖然有點走馬看花,但所見的景色、所感受的文化﹙特別是足球文化﹚、所經歷的生活,都帶給我莫大的衝擊。這次的所見所聞,促使身為旅遊控的我,越來越不想留在那畸形的社會,無時無刻都想出走。 如是者,在歐遊過後,我又去了越南、新加坡、阿聯酋和斯里蘭卡。旅程中,我發覺快樂與生活水平並不是掛鈎的。物質豐盛並不保證生活愉快,反之令人墮進對物質的無盡渴求而迷失自我。 朋友圈子內,有人為高薪厚職任勞任怨,有人為進不了著名大學呼天搶地,又有人為攀附權貴改變自己。而我,只想走自己的路。 原本打算準時完成學業,某日聽到Eason的《任我行》後,唸到「還是讓自己瘋一下要緊」,覺得大學生涯中不去Exchange是人生一大遺憾,在第一次申請被拒絕後,再次嘗試,卒之如願以償。雖然延遲畢業,但我深信這半年的經歷是人生中最珍貴、最難忘的。我沒有選擇搶手的西歐國家而去冷門的匈牙利,也沒有選擇主修的商科而選修社會科學,為的就是讓自己多看一點,走遠一點。 最後,很感謝家人的體諒,雖然沒有說,但我感受到他們的支持,讓我可安心走我選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