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趁假期外遊,之所以選擇到荷蘭,也是因為當初聽過友人K,大力推薦阿姆斯特丹後,開始對這個「單車城市」有所嚮往,最終在沒有太多行程規劃的情況下出發,去罷對荷蘭這個地方甚有好感,因此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當然,這個並非旅遊專頁,飲飲食食和名勝好去處,大家可以參考旅遊書或其他旅遊Blog,這裡想跟大家分享的,只是某些筆者覺得有趣,而又跟音樂有關的人和事。 【01】火車站裡的Pop-up Piano 到過荷蘭的朋友,相信也會見過在車站裡擺設的這些鋼琴。筆者到過的幾個大站,包括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Amsterdam Central)、鹿特丹中央車站(Rotterdam Central)、烏德勒支中央車站(Utrecht Central)、甚至是筆者下榻酒店的Amsterdam Sloterdijk車站,都有放置這些鋼琴,讓乘客等人等車的同時,可以輕抒琴鍵。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 鹿特丹中央車站 其實香港早前也曾在不同地方擺設鋼琴,讓路過的行人隨便彈奏,唯筆者所見,很多路人通常只在鋼琴旁邊匆匆走過,彈奏的人不算多,但在荷蘭,筆者每次經過這些Pop-up Piano,幾乎都會看到有人坐在琴椅上彈奏,有彈奏者更會跟周邊的陌生人即興夾歌,雖然水準不一定特別高,但這種悠然的自得其樂,相信難以在香港這個忙碌都市找到。 Amsterdam Sloterdijk車站 【02】你,聽過梵高吧 在今趟荷蘭之旅前,筆者對這個國家的認識,大部分都來自那些足球明星,唯一的例外算是藝術家梵高(Van Gogh)。來到博物館廣場的梵高博物館,看著一幅幅梵高生前的名畫,聽著導賞耳機的介紹,開始了解各幅畫作的創作背景。 「你,聽過梵高吧...」對於梵高的認識,除了中學時期的美術堂,畫過幾幅梵高的畫作如《向日葵》之外,其他就是來自王菀之《畫意》的歌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mkKFpNh8S0 作曲、主唱:王菀之/填詞:林夕 一份詞,將梵高的絕望和悲慘都寫出來。凝視著梵高的畫作,不時也會浮起《畫意》的歌詞,耳邊則消化著耳機傳來的畫作介紹...如此駐足觀賞,梵高博物館已夠逗留大半天。 幾乎從零去認識梵高,遊覽博物館時也有好幾幅讓筆者深思,好像《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這幅被梵高視為最成功的作品,原來當時卻面對四方八面的批評聲,就連其友人也沒法欣賞得來; 又例如《黃房子》(The Yellow House)背後的創作意念,是梵高希望建造像烏托邦般的「藝術家之家」(這個想法就如「無煙城」般宏大),可惜最後梵高卻同樣在這間黃房子裡受情緒病困擾,割掉自己的左耳... 另外,那幅代表「希望」的《盛開的杏樹》(Almond Blossoms),以及關於哪幅才是梵高真正遺作的爭論,都讓筆者在欣賞其作品的同時,感受著這位死後才留名的偉大藝術家,當下身處的創作意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個導賞耳機裡面,除了有梵高作品的介紹外,還有一項是某位荷蘭著名DJ,受梵高作品啟發(inspire)而選來的曲目。一邊看著梵高的作品,一邊聆聽這些曲目,也是在博物館裡,另一種欣賞梵高畫作的體驗。 P.S. 博物館內可供拍照的地方不多,眼睛也許是最好的相機。 *梵高博物館 地址:Museumplein 6, 1071 DJ Amsterdam 開放時間:每日 9am-5pm <周五至10pm> 門票:成人17歐元 【03】在古城烏德勒支街頭拉大提琴 從阿姆斯特丹坐約一小時火車,來到古城烏德勒支,貫穿城市的運河,比阿姆斯特丹的更有詩意。雖然只短短逗留大半日,但也感覺烏德勒支有種很特別,很古老的藝術氛圍。 偶然看到某位街頭表演者,在人來人往的路上,拿起大提琴拉奏,彷彿連街頭表演者也特別有格調。 之所以會來到烏德勒支,原本打算看看Miffy的發源地,是個怎樣的城市。雖然筆者並非Miffy的忠實粉絲,不過也依照旅遊書的指示,來到Lange Viestraat和Stint Jacobsstraat十字路口,這個Miffy行人交通燈前「朝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KtvB-Bm4c 至於距離車站十多分鐘路程的Miffy博物館,筆者也順道遊覽,不過內裡更像個兒童遊樂園,應該是個讓小朋友流連的地方。反而位於烏德勒支的荷蘭鐵道博物館,對筆者而言更為吸引。假如大家有機會到這個古城的話,也很推薦大家到這個地方。 地址:Maliebaanstation 16, 3581 XW Utrecht 門票:成人16歐元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 <週一、元旦、國王日(4/27)休館> 筆者的Facebook專頁,有更多廣東歌跟大家分享,希望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