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深圳維港歡樂口腔)相信90%的人都有過牙疼的經曆,我小編所遇到的患者說的最多的話就是"這牙疼不是病,疼起來卻要人命",其實這個說法只說對了一半——牙疼也是病。 引起牙疼的疾病通常來說有以下八點: 蛀牙、智齒冠周炎、牙周病、牙齦乳頭炎、上頜竇炎、牙髓炎、外傷引起的牙髓外露以及幹槽症。 其實單單除了牙疼,可能伴隨的還有其他部位的疼痛感,從醫學上來說,我們的整個頜面部都有可能因為這小小的一顆牙齒而產生不適感。這也說明了,牙齒雖小,但是我們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接下來就來和大家說說牙疼,以及可能放射到頜面部的淵源關系,趕快往下看吧 1、牙疼的原因 牙疼的主要原因是牙齒內的牙髓組織發炎所導致的,如果未能及時有效地治療,牙髓組織的炎性產物則無法消除。 而牙齒是一個近似密閉的結構,只有牙根部位的根尖孔與"外界"即牙槽骨相通。 故而牙髓的炎性滲出物只好向牙槽前內強行擴散,進而穿破骨頭的骨膜到達面部軟組織,形成上邊講的一個間隙或多個間隙的感染。 如果感染恰好在神經走行的部位,就壓迫神經,造成局部劇烈疼痛。所有這些反映到人體上,則是面部腫脹,皮膚表面發紅,摸一摸皮膚熱乎乎的。 2、面部腫脹不宜撫摸 當出現面部腫脹時,患者一般不讓摸,因為一摸會出現疼痛加劇。 如果有厭氧菌或產氣性細菌存在,組織不僅出現分解壞死,而且還會在組織內產生大量的氣體,並向周圍組織擴散,形成醫學上稱之為"副性水腫"的一些表現。 譬如皮膚表面既無明顯的發紅、發熱的現象,而且還與正常組織無明顯的分界線,用手摸一摸還會有像撚頭發的聲音出現。 3、生理解剖看牙疼 牙疼從生理解剖學看,兩側前牙牙髓神經相互跨越到達對側三叉神經節內的神經元,上下後牙髓神經在三叉神經節內明顯交叉,到達頸上、耳後神經節的神經元內,同時三叉神經內的一個神經元控制2顆牙的感覺,還控制著上下頜骨、牙周、頭、面部更為廣泛的組織感覺。 這些錯綜複雜的牙髓神經分布決定了牙疼時感覺失常發生,還導致牙疼引起臉部、眼部、面部、咽喉、脖子等牽涉性疼痛! 4、牙疼頭痛並存 本來就有的慢性牙髓炎,情緒不好,抵抗力差,會引發疼痛,並且伴頭疼。 5、三叉神經痛 這種疼痛比較少見,表現為疼痛劇烈,難以忍受,陣發性發作,似電擊的感覺。 6、牙疼引起頭痛 牙髓神經是沒有准確定位的,當牙髓炎開始發病,疼痛會逐步擴散,具有不確定性。 所以會因此感到頭痛,這是個很明顯的體征,比如齲齒,以及疼痛會伴隨喝冷熱水加重。 牙齒疼痛會影響我們的飲食起居,牙疼到睡不著覺吃不下飯是患者常經曆的事情。 以上也說了牙疼會輻射到我們的頜面部,這樣的話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將會更大,那麼當發生了牙疼的情況的時候,給大家下面幾點建議,以便能及時處理: (1)去看牙醫,先做消炎治療 (2)吃止痛藥 (3)吃消炎藥 (4)如果齲齒已經引起牙髓組織疼痛,而且疼痛異常劇烈,其實經過治療可以有效止痛,並讓牙齒的功能得以修複 (5)清理口腔 (6)用冰塊冷敷 (7)用溫鹽水漱口,或者含在口中,保持一段時間可以促進唾液分泌,緩解嚴重牙疼的效果立竿見影 (8)長時間使用同一種牙膏,容易導致口腔細菌對該牙膏產生"適應性",所以容易牙疼的人應該每隔幾個月更換不同品牌的牙膏。 最後,希望大家注意生活中的細節,從一點一滴呵護我們的牙齒,最好都不要受到牙疼的困擾,牙口好才能吃嘛嘛香,因為享受美食也算是人生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