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理財,就是在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內儘量選擇收益較高的產品,合理配置資金。簡言之,就是盡可能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尋求平衡。在談論財務管理之前,我們首先要意識到財務管理的風險。2019年,在安全保本原則下,6%為理財收益上限。也許這個標準可以在10年內建立起來。高收入對應高風險,但並不意味著低收入就意味著沒有風險。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更加謹慎,不要盲目跟風。100萬元已達到信託標準,預計年收入將達到8%甚至更高。但即使是有擔保和擔保的信託產品也不能保證委託人的安全。有500萬元可以嘗試,100萬元不能全部投入。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這是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或根本不願意承擔本金損失的人群來說,國債、存單、普通銀行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保本理財產品和嬰兒貨幣基金是最重要的選擇。國債和三年期存單的年利率可以達到4%以上,而後四種類型的收益率一般都在4%以下。值得一提的是,民營銀行五年期存款利率優勢明顯,可以接近6%。在此基礎上,智慧存款等現金管理產品的年收益率也可以達到4%以上,甚至高於傳統銀行的三年期存單利率。在現時的利率水准下,100萬元可以考慮取出30萬元存入兩家民營銀行,並選擇5年期,可以依靠檔案計息的5年期存款優先。有了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就不必擔心安全問題了。嬰兒貨幣基金收益率大幅下降,甚至低於銀行兩年期普通存款利率。我們可以考慮投入兩三萬元作為日常消費和流動資金。綜上所述,保守型投資者可以通過以下管道管理其財務事務:1取出70萬元,分為兩家銀行,存入3年期月息存單。年利率可達4.18%。這樣,本金和利息都非常安全,每月還可以獲得2438元利息,可以轉入嬰兒貨幣基金繼續賺取收入,並可隨時用於消費。2取出28萬元存入兩家民營銀行,選擇年利率5%以上的五年期存款。三。拿出2萬元存入寶寶錢基金,隨時可用。這樣,綜合收率可達4.5%左右。在承擔部分本金損失的情况下,我們可以拿出不超過30%的資本金來選擇一種有風險的理財管道對於那些能够承擔部分風險的,可以適當新增風險的理財管道,如高風險理財產品、股票和指數基金等。注意不要超過本金總額的30%,也就是總共不超過30萬元,這樣即使有損失,也不會傷到你的筋骨。社會上有太多的金融詐騙,他們往往以高收入為誘餌。理財不能貪得無厭,貪得無厭往往失去本金。至於炒作貨幣、鞋子、茅臺和房地產,就看看吧。不要參與。作為風險防範的重要選擇,您可以加入互助寶,加入您的家庭和孩子。這樣,40歲前可享受30萬元,40歲以上可享受10萬元,高於疾病保險的平均理賠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