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功利主義,每做一件事都要論功行賞,沒有價值的事不會做。 夢想?不就是「想」嗎? 有幾多人歡天喜地要跟家人談論夢想時,不就是冷冷換來一句「夢想可以當飯食嗎?」對啊,夢想不是用來吃的,夢想是用來推動自己,來燃燒希望。 小時候,被迫讀最討厭的數學,小學程度那些算基礎,到中學讀到三角型角度,背 sec(x) = 1/cos(x),又不見得父母同教育局講句「學會這些可以當飯食嗎?」明明大家都知道這些都是未必用得著的知識,但卻不會覺得有問題,因為大家覺得,考試成績好等於找到好工作。(那為甚麼學校從來不教人際關係處理科,100%用得著) 因此,大家學會了,夢想不等於找到好工作,又或者說穿了,夢想不會找到好工作,也不會賺到錢。有夢不敢追一件事,連夢想都不可以擁有就太過灰了。 夢想其實可以好簡單,有人一生只是想擁有一個了解自己的伴侣,有人想要買大屋養番狗,有人想環遊世界;或者你會像馬拉拉,想用一支筆改變世界。不過,我認為這些都只是表面,有幾多人再深入了解「為甚麼想要做這件事?」那個答案其實才是他真正的夢想,真正是死前最想達到的心願。 以我為例,從小到大最想做是去旅行。身邊朋友總以為我想一輩子不工作,背著backpack到處流浪。其實相反,我最想是在不同國家生活,最想去在不同地方工作,過著跟當地人無異的生活模式。只有這樣,我才感到自己跟世界連接著,我會因為這種體驗而滿足。 夢想是推動力,追夢要找方法,所獲得的感動是活著的意義。活著沒有意義,再多的錢又如何。可是,現實卻有很多年青人,連擁有夢想都未有,就被家長冷冷摑一巴掌。 未有夢,先去想,問自己想要甚麼。暫時想不到沒關係,信我,有一日你一定找到。夢想怎麼可能不重要,反而是人生中最重要。 p.s. 不論你同意與否我的文章也好,請多多關心身邊人,特別是讀書的朋友仔,分享你對夢想的看法。 更多更新在 https://www.facebook.com/michs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