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 7月20日 環台是為了過程還是結果? 我現在身處的三義,距離台中還有大約30多公里,按我之前的經驗,不是去不到,只是自己不太想趕路,但如果今日走上20公里,明天又會極快到達台中,難得來到台中,當然最少要留一晚吧,所以我決定今日休閒一點走,不趕行程。有一次,我和一名路人說我花了多少天時間由桃園機場徒步到這兒,但他一句「那你都走得比較慢」令我有點受打擊,後來想想,我本來就知道我走得慢的了,別人都是一天走30至35公里的,但我卻將每天目標定為24公里,最多一次都只走了29公里,所以肯定會「落後」於別人。但是,環島是一場競賽嗎?我來這裡是「為了完成環島而環島」嗎?還是追求環島的過程呢? 還記得我在幾個月前,當我由廣州截順風車開始往西藏拉薩進發,剛開始時是想快點完成旅程的,但當我在十九日後截到最後一輛前往拉薩的順風車時,心中卻不想那裡快到達拉薩,同樣,在之後尼泊爾登山時,花了6天上到大本營,在最後時刻卻想走慢一點,遲點到達。現在我只是環島的初期,我更應該好好享受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而不是要盡快趕路。 早上近八點我才離開佛堂,和鍾大叔道別後,我打算再到賴新魁麵館吃早餐,怎知道當我一進去麵館,就重遇鍾大叔!當時那一刻真的有點撞鬼的感覺‧‧‧原來他也是打算來吃早餐,由於他是騎單車,還有較為熟路,所以早我一步到達麵館。 當我點菜前,我先向老闆的女兒強調,如果今天又不收我錢,我就不吃!在她答應我後,我才點了個麵吃。鍾大叔吃完後,他就自己先走了,當我打算付錢離開時,老闆女兒說鍾大叔已經幫我付了,而且還要是在我剛進店的時候他就付了,我還傻傻地在點菜時叫他不用請我,當時他很順攤地答應了,原來一切都是演技‧‧‧不過因為我知道我省下來的錢都會捐給受助人,所以我也不客氣了。 我由三義出發,向后里前進,經過5天的洗禮,我身體的傷患不但沒有加重,反而愈見好轉!肩膀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慢慢習慣了,還是因為我將很多不必要的物品送給其他人減輕重量,這幾天都沒有太過酸痛了,就算長期背着背包,也沒有一種「肩快斷了」的感覺。右腳本來腫了的位置,昨天貼了鎮痛貼後,今天居然奇蹟消腫了!雖然仍有一點痛,但只要不故意去碰,都不會太痛了。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兩隻腳都長了水泡,雖然位置在腳跟後面,碰到也不會劇痛,但長期走路仍然有影響,我能希望水泡不要變得愈來愈嚴重吧。 今天在籌款上,有很多人都捐100元,雖然金額較少,但因為捐的人更多,在積少成多下,最後今天的款項又破新高,有3295元!對比起有金主大手捐1000元,我更喜歡看到有很多人都願意捐100元,甚至50元。一個人捐1000元,和十個人捐100元,那個更有價值?我相信,人心是無價的,所以十個100元,價值其實就是一個1000元的十倍!最後款額的多少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這麼多台灣人,願意付出他們的心,去幫助一個他們素未謀面的人! 下午,我來到台中市前幾公里的潭子,準備明天台中一日遊!今日再睡國小! 今天行程:三義 > 后里 > 豐原 >潭子 步行距離:25公里 開支:80(晚餐,牛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