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營養學, 很多人都認為是很深奧的學科及科學. 筆者用簡單的問答題去解釋一下營養學上有關減肥的問題, 從而使讀者可以輕易理解 問題1. 熱量, 究竟三餐如何分配比例? 答: 過往, 營養師都認為, 按3:4:3 比例進行 中午需要最多營養, 所以要多吃 中國人晚上習慣吃得好, 如果改成 4:4:2, 而且早點吃晚餐 (晚上六點至七點吃) 晚餐後有點輕慢的運動, 對身體及休息睡眠都有幫助 問題2. 減肥可以不用額外運動, 是不是幾個星期戒口就可以達到? 答: 沒有額外運動, 只從飲食上進行節食, 是可以減肥 但吸收少了, 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因為減少吃, 不止是脂肪, 蛋白質和糖份 的吸收少了, 其他營養包括微量元素, 維他命吸收不足, 後果更嚴重. 人體在運動中的能量消耗按次序如下 1. 是肝糖 2. 是蛋白質 3. 是脂肪 所以, 頭一個星期, 每天運動就會減體重而且效果明顯. 但維持了一星期王十日, 就開始停止或者是效率減緩 十天左右, 開始燃燒脂肪, 要知道, 1克的脂肪的熱量 = 2倍多的肝糖 (醣類及蛋白質) 所以, 不是沒有效果, 而是在於堅持. 問題3. 要瘦指定部位, 如手臂的拜拜肉和肚腩, 如何? 答: 運動是因為血液流動, 所以, 要燒脂減肥是全身的. 集中某部位的瘦身(有些女性就想瘦肚不瘦胸) 不是沒可能, 但是必須有心理準備, 肚腹如果瘦了, 臉頰也會瘦一點. 身體含有脂肪細胞, 當運動導致消耗熱量多於吸收後, 不足的熱量就由脂肪提供, 脂肪細胞需要時間才能分解脂肪形成能量 SIT UP 是委好的瘦肚腩運動, 不過要注意保護脊椎骨. 我們的肚腹, 手臂, 女性胸部及臀部, 都會因為運動而有較大的反應(失去脂肪) 集中做某部位的運動, 對該部位的脂肪也有減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