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去旅行?」 呢幾年,呢句說話我聽左超過100次。 一開始我都會解釋 :「唔係,只係想襯後生又未有小朋友前去多啲姐~」 過多排,熟我既親友都會繼續串下我,不過對我黎講都只係一句開場白,所以都無乜所謂~ 但有啲人偏偏有以下誤解。 「又去旅行?你就好啦,唔洗供樓又唔洗養家,大把錢攞黎去旅行!」 我只係以一個微笑回答。 「唉,我都想好似你咁,無家庭負擔!家用又唔洗俾得多,成日去玩。係呢,你咁樣真係有排都買唔到樓!」 以前,我聽到後會好嬲,好唔明。 點解我成日去旅行就代表我無俾/俾得少家用? 你又唔係我家人,你又知我俾得少? 點先叫多?若果要俾人工一半以上先叫有俾家用,我一定係唔養家啦。 但點解一定要標籤人呢? 以呢啲人既邏輯,若果佢供緊樓,我都可以咁話佢! 「又供樓呀?你就好啦,唔去旅行又唔洗養家,大把錢攞去供樓啦!」 講得難聽啲,一個月供樓都要一萬蚊!我個個月去旅行都未必要用一萬... 咁點解你係乖,我係曳呢? 我曳在去完旅行,我得到既只係經歷。 你乖在供左樓,你得到既係一個單位。 但人大左,我已經唔太在意。 我發現只要身邊最親既人知道我係點就得~ 我呢個80後無乜特別大既願望。 只係想成日去遊行、一家人齊齊整整就好滿足! 信我,只要計劃好自己既人生。 儲錢買樓又好、環遊世界又好、自己做生意又好。 定下好目標,問心無愧,就唔好再理其他人既目光!向前衝! Facebook : 80後的人妻「旅」友 邀稿 : wingring417@gmail.com / wingring@y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