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23課,大指的練習。19課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指法的選擇,要根據周邊音的關係進行判斷,尤其是最高音與最低音的位置。大指要主動抬起,切不可用手腕的力量下壓而發生。另外就是彈奏音階需要轉指的地方要注意手掌的平衡,音色要平均,節奏平穩,彈奏音階是基本技巧的訓練,應該每天練習。20課中少部分內容是有關琶音的預備練習,彈奏時要富有感情,分辨樂句與呼吸的起落。左手手掌平衡,音量平均,特別注意小指的發音。23課與20課相似,需要提醒學生注意不同伴奏型所表達的音樂形象,可與20課做對比講解,例如節奏、節拍、意境、寫作手法、結構等。 22、26課,左手伴奏型。這兩課左手伴奏型基本一致,要注意每一個小節第一音的起落所帶來的音色,之後重複的雙音則需要輕盈、整齊、勻稱,但不可擅自做成跳音效果(除非版本中有註明)。這裡的伴奏音型同樣屬於分解和弦,教師可將這幾課學到的伴奏音型整合、摘選來同學生一起分析他們之間的關聯、不同、效果及原理。 21、24課,都是雙音的連續演奏。這就要求學生手指的獨立性,連續的雙音即雙音的連音奏法是鋼琴基礎演奏技巧之一,要單獨訓練,且不時重溫。或增加一些輔助教材進行鞏固訓練。24課音樂性較強,彈奏的時候不但要注意技巧有沒有達到要求,同時要注意呼吸間手腕的靈活,以及情感的滲入。 25課,和弦、雙音綜合練習。彈奏時注意清新的音色,這一階段的學習將會較之前花費更多的時間。注意三和弦的彈法與伴奏音型的配合,整體層次,力度分配等。 27-31課,都是超過一個八度的練習。這就要求識譜的快速,轉指平衡,音色與顆粒性。27課中七和弦的彈法更要注意手臂的力量向前推。29課中需注意同音輪指,強調手指的主動性。31課注意三連音不要彈得太僵硬,音樂是流動的,這就可以藉助手腕畫弧的動作來為音色助力,另外節奏要平穩。30課可放在這一階段的最後來進行練習,是比較綜合的一課,注意樂句的劃分,保留音彈不好的學生也可增加《施密特手指練習》部分內容來鞏固這一技巧。599一書中是需要嚴格要求每一個技巧的掌握與鞏固,因此務必要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