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冬夏的日照時間有明顯分別,氣溫和陽光也得適應。4月份的意大利,陽光比想像中來得熾熱,中午時份穿短袖仍然汗流夾背,但只消到陰頂地方,又得穿回厚厚的外套。還以會4月陽光不會太猛,但若在戶外作長時間逗留,皮膚仍是會曬傷的耶,我們兩在第一站的羅馬已經哂得皮膚黑黑的了。 大概也因如此,街上的流動小販,最熱門的貨品除了自拍棍之外,就是太陽眼鏡了。真的有不同款式的呀,沿途見有不少遊客都會很樂意買。 昨天提及餐廳小費的問題,想補充一下!據其中一間酒店的前台告知,他們一般外出用餐都不會付小費。意大利的餐廳,無論是Pizzeria, Trattoria還是Ristorante,都會為客人送上一籃面包,這籃面包一般按人頭收費,平均是每位2歐元,但一般不會加收服務費。我們在威尼斯有到過一家中國人開的Ristorante,她們以優惠套餐引來戶客,但到實際結帳,你會發現除了有每人兩歐的收費外,還有要多收10%的服務費,到結帳時很多客人表示不滿 但又奈何拿她們沒法,也只好按單付帳好了。所以假如對收費有懷疑或不清楚的部份,還是多問一句為佳。 我們在佛羅倫斯的時候,曾到一家買Panini的小店,進入店後,老實告訴店長我不懂點餐,他就清楚的告解釋原來可以選擇不同種類的面包,大小也可以選啊!要Ham還是火腿,要那種芝士,要醬汁不要,原來全都可以自由配搭。因為有時言語不通,有些人會想試又不敢試的,又或欠缺禮貌,亂指一通,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混亂。 出發前沒有研究到底Panini怎麼點,只好開口問一下店長 以前總會怕失禮人前,不敢發問,現在學會了,人家都理解你是遊客,不懂也很合理啊,只要禮貌發問,一般都會得到回應。 不過。。。這次到意大利,總覺得有點被歧視。即便在酒店,有部份當地的職員看到你是黃皮膚總不太願理啋。這一刻明明看到他們對說意大利文的客人談笑風生,下一刻看到你就立刻板起了臉。有安慰自己說,也許一般華人的英語不好,都不太愛交談,於是他們都會變得安靜。即使你主動攀談,也不會有太大回應。即便對用英語的客人,他們還是會禮貌周周,就只是對你不會,後來我改用西班牙文跟他們交談,情況才有所改善,所以總覺得有部份的意大利人不太愛黃皮膚臉孔吧! 不過,意大利人確實比德國或瑞士人來得率性,在德國和瑞士,除非你是搭區內的火車,要不一般都會有票務員查票,反而來到意大利,路上所搭乘過的火車,好像只有一兩次被查票的經驗,其他的都沒有太多管制或監察,感覺比較輕鬆。 呀,還有一樣挺有趣的不一樣。還記得第一次出門到歐洲是挪威,當知道上廁所有付款的時候,總感覺很不服氣,於是預先翻了資料,看怎麼才能避過這些收費的洗手間。後來的歐洲國家 ,心態開始適應,其實有點是妥協啦,這是人家的規條,當然要遵守嚕。哈,怎而一心要付款上廁所,怎知到了德國、瑞士,所到之處的洗手間基本都不用收費,心突然又寛了。 這次到意大利,總抱著一大堆問號,難道他們都不用上廁所的嗎?什麼公園,什麼廣埸,參觀的景點,一般都有洗手間都嘛,意大利卻沒有。後來發現部份是有的啦,只是深有標示,你若開口問職員,一般都有。若你是走在街上,只好留意WC的標示,不過有點貴啊,要1.5歐。我還是傾向到麥當勞或大型商埸比較好。 若在街上真的要找洗手間,只好沿著這標示走 扒手問題在到達羅馬時就忍不住發了一下嚕囌,在意大利逗留十五天期間,其實只在羅馬段有遇過小偷扒手,之後都沒有了,感恩一直都安好。意大利的四次遇賊經歷,頭三次已在驚險羅馬提及過,分別是在不擠的地鐵車廂裡,突然有一班年輕人刻意走近;另一次也在地鐵車廂,有兩位女士故意挨近身邊並有所動作;又一次在戶外用餐,突然有一位黑人男子挨近餐桌然後順手牽羊。最後一次在Pisa中央車站乘車到La Speiza時,有一女子突然貼近一位印度籍的男子,企圖從其後褲袋取他銀包,幸好當時人敏感及時發現。 四次經驗,扒手都是突然借故貼近,並有所動作意圖轉移視線,所以若遇到類似情況,還是小心為尚。話說,其實軍警的數量也許可作扒手的猖獗情況的指標。在羅馬一帶的景點,四周也是軍警,雖然及後的佛羅倫斯也有,但沒羅馬的多。 這邊街上的小販,賣花的,賣自拍棍,太陽眼鏡的都有,只在羅馬許願池附近看過一次強行將玫瑰花插到客人手中然後要求付款,除此之外,其他的商販都是老老實實的在擺賣,未有見到在網路上出現的欺詐行為。 反而最可惡是那些在車站票機附近扮好心教你買票然後收費的人,也有突如其來鑽出來說幫你提行履氷帶路種種的,因預先有警覺,所以全都直接拒絕,但在旅途上卻看到不小人中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