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伦敦人的作息时间,九点应该刚起床才对。而且还是周日!在哥伦比亚路上,已经有不少人捧着花往家里走了。还没走近,已经能隐隐听见那抑扬顿挫的叫卖声,隐约瞧见街角那一小片绚烂的色彩。 道路转弯,视野一下子开阔。哦,我该如何向你形容那一派景象?那是另一个喧嚣的王国,一个漂浮在尘世外的岛屿,浮动的鲜花与流动的人群交相辉映,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与熙熙攘攘的人声。世界上任何一条道路,任何一个市场都不可能比眼前这条小巷更五彩缤纷。随着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叫卖声,那鲜艳的色彩似乎是要流动起来,飘扬起来,好像是要和这沸沸扬扬的声音比谁飞得更高! 书上讲,这个位于哥伦比亚路的鲜花市场是伦敦仅存的仍然保留着叫卖传统的市场。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还暗暗好笑,好像叫卖有什么了不起似的!然而当我站在这里,听着这杂乱无章却又错落有致的叫卖声,发现原来这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个神色温婉的小哥哥,站在他的郁金香花丛中,轻轻地说着:“郁金香哦——10磅3把哦——”那个带着灰色软帽身材魁梧的大叔,胸前捧着一大束玫瑰花,嘴里喊着“玫瑰,玫瑰,最棒的玫瑰”的神气,好像是天地间第一名的大英雄!绵密不绝的背景人声下,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大人们聊天的声音和小孩子的欢叫声组成最美妙的复调织体,不时还传来叮叮咚咚的三角铁——那是花架花盆也在兴奋地跳舞呢。但觉天地间所有声音都消失了,又好像所有声音聚集在这里。这是诗,不,是歌!是一曲恢弘的交响! 这里总会有几位街头艺人在表演。他们的大提琴上画着白色的睡莲,乐器箱上坠落着红红的蔷薇,一边蹦跳,一边演奏,偶尔也吼几嗓子。这无比欢乐的气氛,简直像是一场色彩与声响的狂欢! 来到这里才真正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伟大的艺术家会对叫卖声如此着迷。狄更斯名著改编的音乐剧《雾都孤儿》里最经典的一段合唱,是那个伦敦清晨的广场,卖花女起头:“谁要买我的玫瑰——一便士两朵——”牛奶工接上:“您要牛奶吗,小姐?”街边的草莓摊儿:“草莓,熟草莓——”这样写出来仿佛有些奇怪,可是在舞台上,那些温暖质朴的声音欢快地唱出来,简直美到让人流泪。 艾迪生先生在其奇文《伦敦的叫卖声》中用嘲讽的口气描写了18世纪伦敦的叫卖,有趣得紧。他说伦敦的叫卖声“是那样聒聒噪噪,野调无腔。外国人听不懂这许多嚎叫到底是什么意思,说不定以为我们全城的人都发了疯”。他建议说,“既然在这个阶层里天才能人甚少,一切公共叫卖之声应该统归明理善断之士主管,嗓音不美者不得在大街头大喊大叫,叫卖声不仅要压倒人声喧哗、车声轧轧,而且要使用恰当词句将各自贩卖的货色加以说明,发音也要清晰、悦耳”。 整治叫卖声只不过是艾迪生的一个玩笑,不过好像的确有人这样做过。国内便有不少城市禁止在居民区、校区内叫卖,还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也是,这叫卖声若是到了扰民的地步,是够烦人的。我在想,大多数人对叫卖声,是不是还是抱着叶公好龙的态度?一边说着怀旧与追忆,一边又嫌它烦。一大清早吵吵闹闹,还让不让人睡觉?虽说黄盈京味儿话剧里的叫卖声赚了不少人的眼泪,而老北京叫卖声也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不过想想若是要在当今的京城,硬是要恢复叫卖的传统,怕也实在做作的很。 不管整不整治,不管在中国还是去英国旅游,叫卖声都逐渐消失了。而这个市场竟然能一直保存这个传统,真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于是大家纷纷来到这里,来买一束鲜花,来重温一场旧梦,来看一场好戏,或是一场怀旧复古的行为艺术。那熙熙攘攘的人声穿越过整个世纪,这缤纷浮动的色彩是伦敦东区最后的迷梦。为什么要来哥伦比亚路花市?阳光清澈,花影阑珊,天地间光影色彩交错成某种幻象。走进这条小巷,你走进的是一幕消失的时光,一段怀旧的历史,一个暧昧的故事,一场回不去的回忆。 跟着欧美嘉小编去聆听了古老的叫卖声,是不是勾起了你的怀旧情绪呢?在欧洲旅游,你随时都会走进一段过去了的旧时光。 欧美嘉国际旅游网:http://www.omegatravel.net 24小时热线总部:01908 259988 伦敦:020 74397788 曼彻斯特:0161 2287366 伯明翰:0121 6666088 爱丁堡:0131 2210022 中国:400 639 7788 欧美嘉天猫店址:http://bjomjgl.tm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