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廣福門後就是一個空地, 從這裡可以看見圍繞首里城的城牆. 奉神門是進入首里御庭的最後一道門,在中央開的門是給國王進出,故別名君跨御門. 剛巧遇上表演,有很多遊客駐足觀賞. 首里城正殿以朱紅色為主調,用了57,900塊瓦片,以金龍,獅子等為箔金,為琉球最大的木建築,融合了中日兩國的建築特式.當時正殿是國王進行政務及進行各種儀式的地方.而修復後的正殿為保護原有正殿遺跡,在原先地基上推高70cm土壤興建現時見到的正殿. 北殿建於16世紀初,屬中國式建築,是琉球王朝時政策中樞機關,時常有很多官員出入,當新琉球國王就位時,中國明清時期的皇帝會派遣使臣來琉球舉行國王即位授予儀式.到了日本江戶未期,北殿曾舉行儀式款待美國海軍提督佩里率領黑船到訪琉球,而佩里最後亦率船艦去到日本,迫日本打開通商口岸,結束江戶時期的閉關鎖國的政策. 而南殿建建於17世紀前期,用來接待來自日本九州薩摩藩的使節的場所.現在正殿就是展覽室,入內參觀要除鞋進入,可以了解當時皇室生活和儀式等,可惜大部份地方不可影相. 面向正殿的地面上鋪上紅磚,在舉行各種重要儀式上,百官們依照官階,根據紅磚位置來確定自己的排列位置.中央紅色的通道叫浮道,只有國王或冊封使等少數人可以通過浮道. 正殿第一層是“下庫理”,主要是國王執行政務和主持儀式的場所.御差床是唯一可以影相的地方,它是國王主持儀式和執行政務起駕的御座.國王的御座,是根據1477-1526年在位的尚真王的肖像畫仿製而成,而御座上面由清朝康熙皇帝所送贈的牌匾“中山世土”是根據古書記載而複製於此.第二層是“大庫理”,是王妃以及身份較高的女官們日常使用的空間. 參觀完正殿,就由淑順門及久慶門離開. 點擊圖片放大 近守禮門出口附近有一座古舊的石屋,它是園比屋武御嶽石門.當國王出外時,會在石門前祈願. 因為兩點半參觀完首里城就無行程,直返沖繩南部系滿市的酒店.我就打算留在那霸市行下其他景點才自行坐車返酒店,所以同領隊告別後,就是私人觀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