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老症] 這個名詞首次聽到是在台劇 ‘我可能不會愛你’ 中,故事講述林依晨飾演的程又青是剛剛踏入三十歲的輕熟女,逞強又努力的性格,面對已過去的青春遺憾,到眼前所遇到的一切現實,整個心路歷程都一一呈現。 [老] 這個字以前總是以為離自己好遠好遠,所以一直都磋跎時間,但原來一過了18就好快到22,過了24就已經快到30。人類最敵不過的,還是時間及青春。 踏入初老階段,心理及身理都有所轉變,我以生活經歷的角度分析出 [ 初老症 ]有以下十項症狀 : 1.覺得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時間好似幾多都唔夠,有時唔係擠唔到出黎,係有時間都寧願休息多D! 2.自己生理轉變 : 以前同朋友唱K玩通宵當閒事,第日照樣返工返學都唔怕,而家只係放工同朋友食吓飯都已經好攰好想快D番屋企休息(但莫名其妙地,返到屋企沖完涼,一個人靜靜地又會冇咁攰),以前一年只病幾次,通常一兩日都好返,而家一兩個月就可能病一次,仲要幾日都未必好返。 3.身邊人轉變: 見到愈來愈多身邊朋友求婚、結婚或生兒育女,自己不停做兄弟/姊妹,不停地被紅炸彈炸完又炸,朋友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或家庭,GATHERING愈來愈難約。親戚朋友奪命追魂查問自己幾時到你結婚,好似怕你已經好老。 4.想停下來但停不下來 : 人有了責任感就迫著向前衝。以前,做事多數只對自己負責,現在,對家人、伴侶、家庭或工作都充滿負責感,偶爾也想停下來,但一旦停了,怎樣交待? 5.追求平淡是福: 浪漫激情唔係玩唔起,係覺得冇必要同冇咁多力氣去玩,慳返時間去開心去感受生活仲好。愛情心理戰? 更加覺得無謂。 6.突然中意想當年 : 對自己以前曾遇過的人、事、物或到過的地方,會感嘆 [想當年,我讀間中學果時點點點? ]、[想當年,我仲係呢個歲數果時,我已經XXXXX? ] 。見到細個自己幾年的人,會諗下自已當時呢個年齡做緊乜? 7.享受一個人自處時間: 以前年輕時經常都想與朋友或愛人黏在一起,寧願每天都出街都不想一個人寂寞。初老症起,覺得要有自己自處時間,儘管只是發呆也好,有時更整天不想說太多說話,只想靜靜地過一天。但不是心情不好,而是需要自我沈澱一番。 8.哭的次數減少 : BB一出世就哭,每天都哭幾次,少年時想哭就哭,初老時想哭都同自己講沒有必要及沒有時間去哭。就算傷心,都是自我安慰一下就可以了。也許初老的你是對人生看化了,很多事情及感覺都憧得放手了,快樂是選擇。 9. 層次提昇: 對處理事物的層次不再單憑表面,而是用多角度分析。追求自我內在層次的提昇,加強對自己的鞭策,喜歡的都是內涵的吸引而不是表面的誘惑。年輕時會為100樣事情煩惱,初老時只為如何好好生活而煩惱。 10.當你看以上九點時,一邊看一邊覺得真的不能同意更多時,其實你已經踏入初老了。 初老其實不可怕,只是人生到了另一階段,一個人自我蛻變的過程。 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生存方式,因為今世只活一次,享受及開心地過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