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風貌:古韻悠悠蓊鬱清新 最早對巴賽隆納這個名字留下深刻印象,源自1992年在此舉辦的奧運會開幕式,當年弓箭手飛火流星般點燃奧運火炬的精彩瞬間,讓我從此記住了這座城市,期望有一天到這裏走一走,看一看,不久前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 到達巴賽隆納,安排好住處走上街頭,一股濃郁的古樸氣息撲面而來,目光所及之處,高樓大廈很少,大都是8層以下的建築,而且很多房屋古韻悠悠,一看就是年代久遠之作,它們雖經歲月洗禮給人一種滄桑感,但難掩昔日迪士尼美語 有沒有效的精美,每一幢都像一尊精美雕塑,散發著藝術之美。老城區中,古羅馬時期遺跡隨處可見,漫步在那如同老上海里弄般狹窄的小街、小巷裏,大有一種穿越時空之感。與老上海的里弄相比,這些小街、小巷更窄,兩邊老住宅樓上的人打開自家窗戶互相遞個東西都沒有問題。 城中與很多古老遺跡一樣保留著的還有石子鋪就的小路,這些石子路,極像我國南方一些古鎮中的小路,每當穿著皮鞋的人、尤其穿著高跟鞋的女士經過,金屬鞋釘、鞋跟敲打著地面,便會發出清脆的叮噹聲,這叮噹聲猶如悅耳的敲擊樂,與眼前的景象融合在一起,宛如一首美妙的懷舊曲,一下拉遠了我的思緒,我仿佛看到了巴賽隆納人往日的生活場景。這樣小路,巴賽隆納還有許多,一座大都市能完整保留如此多先輩建成的小路,實在難得。 漫步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大街小巷中樓房上的露臺。這些露臺除了普通的長方形外,最多的是各種弧線形,曲曲彎彎的線條加上欄杆上精心製作的漂亮花紋和擺放的各色鮮花,簡直就像一幅幅美麗的畫作,煞是好看。望著這些露臺,我腦海中頓時浮現出妙齡女郎身倚欄杆、顧盼生姿的情景,情不自禁感歎:“難怪許多歐洲文學力作中總會出現露臺上發生的故事”。 一路走、一路看,當我來到巴賽隆納最著名、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道之一的蘭布拉大道時,不覺眼前一亮,這是一條穿越老城區,一直延伸到地中海邊的大道,總長約1.3公里。大道兩邊栽滿了梧桐樹,每一株都高大挺拔,枝葉繁茂,伸展開的樹冠,好似一張張支撐開的遮陽傘,為路人遮擋著炙烈的陽光,而當微風吹來,碩大的樹葉便會發出沙沙響聲,這聲響與棲在樹枝上的小鳥的鳴叫聲混合在一起,別有一番情趣。大道兩邊的建築旁,則因地制宜鋪滿草坪,栽著各種鮮花,綠茵茵的草坪,青翠蓊鬱,姹紫嫣紅的鮮花,爭奇鬥豔,它們交相輝映,衝擊著人的視覺,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大道上的加泰羅尼亞廣場,是巴賽隆納市中心最熱鬧的地方之一,寬敞漂亮,廣場中心建有一座圓形大噴水池,一股股清泉從池中數十個噴水口不停地噴射而出,濺起的水花如斷了線的珍珠,四處飛散,在陽光照耀下時不時形成絢爛的小彩虹,炎炎夏日駐足這裏,噴湧的迪士尼美語 有沒有效泉水,帶給人們一絲涼意的同時,還有一絲沁人心扉的愜意。 聖家族大教堂:恢弘大氣曠世傑作 巴賽隆納有“歐洲之花”之美譽,這個美譽的得來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這裏有優美風光,依山傍水、景色秀麗;有世界頂級足球俱樂部“巴薩”等等,但其中一個最重要因素是,這裏的許多建築美輪美奐,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藝術品,並有多處曠世傑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全球聞名、世界上唯一一個還未完工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築——聖家族大教堂。 早就聽說聖家族大教堂是一座非常奇特的建築,當我親眼見到時,覺得比聽說的更奇特,簡直顛覆了我腦海中關於建築的定義,整座大教堂看不到一條直線,用的全是拋物線、螺旋、圓錐形各種幾何元素,駐足它面前仿佛置身神話影視作品中的魔法城堡前,有一種如夢如幻的震撼感。 聖家族大教堂始建於1882年,至今已130多年,但仍未完工還在繼續建造,它的藍圖設計和前期實施建造者是西班牙著名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代表人物安東尼奧·高迪。他有一句名言——“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這種理念最典型體現便是聖家族大教堂,因此也有人把這個大教堂稱為“上帝的建築”。 根據高迪設計藍圖,聖家族大教堂就是一部《聖經》的立體呈現。教堂聖殿設計了三個非常有代表意義的正門——“誕生”、“受難”、“榮光”,分別象徵著耶穌一生經歷的誕生、受難與復活三個階段。教堂外立面上的雕塑都取材於《聖經》故事。高迪在世時只完成了“誕生門”,“受難門”直到1980年才落成,是現在聖家族大教堂對外開放的入口。整個教堂預計要到2050年左右才能完全建成。 站在大教堂入口,仰頭眺望,4座頂端裝飾著十字架的尖塔高聳入雲,它們每座高130米,分別代表《聖經》迪士尼美語 有沒有效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四福音書的作者——瑪竇、聖馬爾穀、路加、若望,看上去大有刺破蒼穹之勢,恢弘大氣又充滿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