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我是一個節儉的人,而在歐洲的旅程中,這點更發揮得淋漓盡致,一來是六十天的旅程實在太長,歐洲的物價指數又變動得太快,所以盡量也會多留一點盤川旁身;二來在節儉的過程中,被那種滿足感所吸引,慳得上了癮。 到了比利時,繼續慳家本色,晚上找了一個火車站棲身。選擇火車站,貼士在於「不大不小」,即是不要選擇大站,也不要選擇細站。大站由於多背囊友選擇棲身,所以一般都會受到職員的驅趕,到了半夜才突然流離失所,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可憐不已;至於細站,很多時都會在凌晨十二時至兩時左右關閉,最後一樣無容身之處。所以,不是大站的轉車站確實是最佳選擇,如果火車時間表上寫著凌晨不斷有車於該站出入,那該站則一定不會關閉,而且一般而言,在月台都會有一間如玻璃屋的等候室,睡在裏面,就如睡在獨立房間一樣,又不怕半夜翻風,確是上佳之選。依著這個原則,我在比利時其中一個火車站找了一間獨立房間「下榻」。放下大小行李各三件之後,將雙腳放到長椅上,雙手自然地將腳繞起來,一摸之下,赫然發覺一直收藏在褲管裏以逃開賊眼的秘密現金不翼而飛!於是立即檢查,希望那只是自己睡意太濃,一時錯覺而已。可惜,事實總不如幻想般美麗。到歐洲遊歷之前及途中,都不斷收到「要小心財物」這類警告,所以在開始了旅程數天後,便想到將一些大面額的美金放入幾個如藥袋大小的物實袋裏,再用扣針扣在褲管裏,就算被匪徒逼入後巷強搶,也可以保住一些「水腳」以作衣食住行之用。 個多個月來,不時檢查著扣針有沒有鬆了、物實袋有沒有意外打開了等等,很怕親身把錢丟掉在異地,但這次細心檢查之後,發現扣針仍然扣得穩穩的,口袋也沒有打開,但美金卻逃之夭夭,這是因為物實袋經歷了長久的旅程之後,終於挨不住,弄得傷痕累累,袋子的底部竟然破爛了。旅程過了大半,辛辛苦苦、小心翼翼地幸保不失,最後得來的竟然是自己丟失了!簡直無話可說! 夜半坐在火車站的獨立房,房內溫暖無比,心匪卻如房外一樣北風凜冽,獨個兒在異鄉怪責著自己,尤感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