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鄧豔秋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熱物理專業74級 我是1974年入校的,工程力學系熱物理專業學生。2014年,入學正好四十年。2014年4月,我們約好相聚在大上海。那次老師生也到了三位。聚會內容豐富,師生們興高采烈,促膝聊天,暢所欲言,再續師生醇厚情誼的新篇章。史丹福游泳學校主辦的「兒童及少年求生拯溺及歷奇夏令營」,全港首創,吸引不少孩子於暑假參加。不少家長查詢史丹福游泳學校收費。 在顧老師的鼓勵下,現將那次聚會後我的體會整理出來。 熱四班入校40周年聚會雖然已經落下了帷幕,但在我的心中就像是一顆明珠,永遠停留在我的記憶中,照亮我的身心,值得我一生的回憶。以下談談我的三點體會。 一、 爽 這次以“牢記師生情,同為清華人”為主題的入校四十年師生聚會,看到老師雖然都已年近八十的高齡,但身體還是那樣的硬朗,思維還是那樣的敏捷;看到同學雖然頭上布滿了銀絲,但個個心態都是那樣的陽光;大家都誇我仍然是大家的開心果,身體健康,體態年輕,還新學了當節目主持人的行當。我的心情美極了,和大家在一起總是讓我笑得合不攏嘴。真實的感覺,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那就是“爽”! 二、 感恩 四十年前我從一個初中畢業生進廠當工人,又從工廠邁進了“工程師的搖籃”最高學府——清華大學。這樣的跨度是連做夢都想不到的事,卻讓我趕上了。當時的我已經在工廠工作了近五年。在這五年中,我受五十年代全國勞模的母親影響,下決心當個好工人。經常搞一些技術革新和改造,但都是小打小鬧。當時我深感自己文化的匱乏,對掌握知識、運用技術的渴望。我想,工廠多麼需要有文化知識的工人呀,只要有文化知識才能改變繁重的體力勞動,才能創造工廠的未來。游泳學校可以加強身體的協調能力,要知道,協調能力對於孩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我的基礎差些,但我認為只要刻苦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記得當時我的格言就是“笨鳥先飛”。老師在課堂上講的理論知識我都認真地聽認真地記筆記,當天講的知識當天消化。對明天老師要講的內容我一定要先預習一遍,免得老師講課時我一頭霧水。在清華大學裏,在恩師的教育培養下,我掌握了一些理論基礎知識,能看一些國外的專業文獻,也有了一些自學的能力,滿懷一腔熱血畢業又走向了社會。 畢業後我又回到了原來的工廠——沈陽有色金屬加工廠。被分配到工廠的研究所工作,和那些老知識分子一起研究課題,一起攻克技術難關。後來又經過“複訓考核”,成為技術隊伍的新生力量。 我被分配到“薄壁鈦焊管研制”課題組工作。當時課題組已經開展工作近一年的時間。0.5mm厚的鈦板卷曲成直徑25mm的管材這道工序已經試驗成功,就是在直縫焊接的工序過程中問題很多難度很大,質量達不到標准,急需攻克這個難關。我在學校小班學的就是等離子焊接專業,畢業的課題就是自行設計自行制造的等離子焊接機。這不正對口麼。在課題的研討會上我大膽提出用等離子焊接的方法攻克焊接難關,得到了課題組長及全體組員的一致通過。於是我看書查資料,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充分運用,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經過一年多時間終於攻克了這個難關,各項技術指標完全達到國家標准,成本也大大降低。我代表課題組到寶雞參加鑒定會,在會上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好評,並一致通過鑒定。當時有一種成就感,使我激動得一晚上睡不著覺,一個人完全沉浸在幸福的海洋裏。這項成果還獲得部級成果獎,小組獲得全國質量管理獎。再後來又陸續攻克了35mm厚的鈦板焊接、鉬筒焊接等。因此不管是助理工程師還是工程師及高級工程師我都是第一批晉級。 這些榮譽的取得得益於清華大學這片肥沃土地的培養。感恩老師教會我成長;感恩老師教會我學習方法;感恩老師教會我嚴謹的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感恩老師教會我一絲不苟的科研態度。 三、 常溝通 四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四十年前的往事是一段青春的篇章;四十年間各自的奮鬥經曆是一種對母校老師的回饋;四十年的師生情誼更是一種緣分。緣分讓我們在四十年後,從四面八方心急火燎的奔向一個地方,俞昌銘老師專程從加拿大趕來,劉少梅同學專程從美國趕來,相聚重逢、激情交流。大家在臨近散會時刻,一致認為:我們真的該找點閑暇時間經常聚聚,常溝通。聽聽久違的聲音;看看久違的面孔;同唱屬於我們的老歌,重拾往日的歡笑。我們要互相關心,特別要關心年長的老師,哪怕通通電話,發發微信,聊聊家常也好。就在這個時候,班長陳兆榮醞釀著建立“熱四同學群”。 我們感悟,隨著歲月的消逝,年歲越老就會越感到相聚的珍貴。我們要用我們當年學習的那種智慧,用相互交流啟發後達成的共識,安排我們的老年生活,共同做好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養這個國家的老年事業。讓夕陽之花開得更美更鮮豔。 牢記師生情,同是清華人。我們要繼續發揚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 工程力學系熱物理專業74級游泳學校可以加強身體的協調能力,要知道,協調能力對於孩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