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你的孩子必將平凡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容易被問到一個問題:“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啊?”日本的小孩子在面臨這個問題時,往往會回答,長大了想當電車司機、麵包師、清潔工……但這樣的答案在中國是會被無情嘲弄的。誰家孩子要是敢說自己長大了的夢想是做個廚師,就連他的爹娘也會覺得顏面盡失。在中國,父母們早早就教會了孩子標準答案,長大了只能做科學家、文學家、宇航員……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被認為有出息,父母們才會有面子。更為重要的是,這符合父母們“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皰疹。中國父母最難接受,也最不願意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會是一個極其平凡、極其普通的人。即便是從內心隱約意識到這一點,也定要排除萬難,創造條件把孩子培養成天才。於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了很多中國父母給自己擬定的宏偉目標,也是他們賦予自己的偉大責任。當然,這情有可原,無可厚非。所以,我們不用去探討這是出於什麼心理,也不用去爭辯這種做法的對錯陪月服務。我們只說明一個事實:99%的人99%的可能會平凡地度過一生。從概率上來說,一個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與工作中找到快樂、幸福與平靜,才是最重要的能力。而我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忽略了這99%的部分,而是將精力集中在剩下1%極其渺茫的希望中。這意味著從一開始就是一場註定了會失敗的豪賭,是很多人悲劇的開端。事實上,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一樣,長大後大部分都做了電車司機、麵包師、清潔工等平凡而普通的工作。不同的是,日本人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有數據顯示,日本人往往可以在一個崗位上工作超過五年,甚至有很多人一輩子就做一份工作。而中國人則總是牢騷滿腹,頻繁跳槽人奶轉奶粉。面臨差不多的工作內容、薪資收入、生活壓力,日本人往往沒有中國人那麼焦躁不安,抱怨連連。究其原因,正是中國人從小被教育要做一個不甘平凡的人中龍鳳。無論是從心態上,還是從能力上,都喪失了從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與快樂的能力。所以,我們很多人過得並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