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比較重要,反正學校都有體育課嘛!」健身作家暨體適能講師筋肉媽媽Melody提醒,有些學校的體育課每週只有少少的兩堂課,遠遠不及小學生該有的每週運動時間跟強度。筋肉媽媽同時也是小一新生的媽媽,她觀察到現代孩童運動不足、營養過剩,除了有變成「脂肪兒童」的可能,更有長不高的長遠危機。一個孩子能否長高,雖有七成關乎遺傳基因,但剩下可自控的兩到三成因素(包括運動、飲食與睡眠),家長一定要幫孩子好好規劃掌握新西兰签证。筋肉媽媽的兒子、六歲的Lionel看著媽媽愛運動的背影長大,在健身房最愛玩的是小啞鈴、壺鈴跟懸吊系統等「專業玩具」,筋肉媽媽在兒子幼兒園時期,就用體能課排滿他所有課後時間,同時關注孩子的生長曲線變化,也曾到醫療院所的長高門診做專業諮詢香港禮品。身為媽媽界專業的運動達人,筋肉媽媽給家長的建議是,小學孩童每週至少要有五至六次(日)多樣化運動、達到中等運動強度(必須大大喘氣才能說話的地步),每次運動時間半小時到一小時,室內、室外各種運動(包括重量訓練)都可以安排,關鍵在「讓孩童覺得有趣、願意持續」。像是籃球可鍛鍊跳躍能力與群體相處能力、足球鍛鍊下肢爆發力、游泳訓練心肺能力、改善壓力安撫情緒,直排輪訓練平衡力,非常適合小學孩童。如在家運動,也可使用像彈跳床運動工具,或簡單以膠帶貼地板畫格子等方式運動,在家運動記得鋪上厚一點的運動地墊,預防孩子跌倒,但記得,越厚越軟的墊子反而需要更好的平衡力,不要選太軟的,同時記得提醒孩子運動後補充足夠水份。筋肉媽媽特別澄清,孩童進行適當的體適能與帶有阻力的重量訓練,並不會長不高,反而會讓孩童的骨質密度更好,有助於骨骼發育開公司。根據筋肉媽媽觀察,通常男孩會喜歡目標導向、有競爭的運動類型,女孩則喜歡情境式、富含音樂節奏的運動類型,如果能有幾套漂亮的運動服就更加分。她補充,運動促進長高是爸媽在乎的其中一個附加好處,愛運動的孩子專注力、自信變高,團隊合作能力好,更能提升學業成績。如果家長對孩子的生長曲線有疑惑、有長高問題,可到各大醫療院所的長高特別門診做進一步專業醫學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