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榮,喜歡玩電動的國中生,學習動力低。在家中只要觸及到跟課業有關的事,常常就會有爭執發生,加入戰局的有阿榮、爸爸、媽媽。不僅如此,戰爭雖從課業問題開始的,但炮火經常也延伸到爸媽之間的爭執,而阿榮也就經常處在這混戰中被流彈打到。到最後,爸媽也感覺精疲力盡而束手無策,就來尋找諮商的協助快速移民。坐在諮商室內手拿著鋼彈,邊玩邊和我談話的阿榮,看來帶著漫不經心的態度說:「我每星期六、日不是補習,就是要複習功課、寫一堆測驗卷,都是我爸要我寫的!」我重複阿榮的最後一句話說:「你爸要你寫的哦。」「是啊,不然咧?啊~~不寫會被他罵,那就寫啊!」阿榮的回答,表面聽起來做這件事時是很乾脆的,然事實上是這樣嗎?「寫是因為怕被罵所以才寫的,這樣不就寫得很不開心嗎?」我這樣問是從爸媽那裡得知,阿榮在家無論寫功課或複習功課,往往是家中掀起大戰的時候修身小腿!「哎喲,沒差啦,不寫大家都很不開心,寫也是為我自己好啊!」話是這麼說沒錯,但其實在阿榮內心,有比這想法更矛盾、更複雜的情緒。現在的阿榮似乎想要隱藏一切負面的情緒,他所發出的訊息似乎也像告訴我:「你不要再說了,不要再問了,我已經快受不了了。」防偽查詢於是,我順勢提出這建議:「不然這樣好了,多寫的確是有好處的,你要不要把鋼彈先放下來,從你書包裡把作業拿出來寫、順便訂正一下考卷,我知道你剛剛從補習班下課,就馬上過來,一定有未完成的功課。」阿榮的情緒馬上激動了起來:「不要!現在不是寫功課的時間,不要逼我寫!」在我掌握住我和阿榮已建立了深層信任關係的基礎下,我故意不退讓地回應他:「多寫對你有好處啊!或者今天來背熟二十個英文單字也不錯?」「我說不要就不要,為什麼一定要逼我!你和我爸媽都是一伙的,都要來逼我!嗚嗚嗚~~」阿榮放聲的哭泣,強烈情緒的背後表示過去種下了不愉快、甚至是傷害性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