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五月,好不容易又完兩科,來到六月份,正式進入Honour Project階段,除了密集式的英國Lecture,還有海量的新知識,日前終於在DDL前一日交完Research Proposal,係時候還下Blog債(哈!)上兩科功課既成績,比預期提早Publish,估計英國個邊既Program Leader好想準時放暑假(哈!),其中一份功課係用以前未試過既Infographic,以報紙報導的寫法方式提交,加上題目是貧民窟旅遊,對於港人而言比較新鮮,所以在下Koala很快便完成了這份功課。現今世代,人類在工作和生活上都開始依靠AI,學識運用才是上策,所以Koala亦決定要與時並進,利用AI Copilot把文字翻譯成中文,再係Blog度同大家分享。*********************印尼貧民窟旅遊:貧困成為觀光景點,引發爭議印尼:從天堂美景到貧民窟探索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每年都會有數百萬遊客前來這個充滿壯麗景色和迷人海灘、以及豐富文化遺產的國度。然而,一種截然不同的旅遊趨勢正在興起,與印尼的美好形象形成強烈對比。這種備受爭議的旅遊活動,被稱為貧民窟旅遊,吸引著渴望探索城市貧困地區的遊客,親身體驗低收入人士的生活現狀。貧民窟旅遊是一種新型休閒旅遊概念,為旅客提供獨特和震撼人心的旅行體驗,讓他們親身接觸社會最底層的真實境況。 圖片來自網絡Java Private Tour城市貧民窟的嚴酷現實印尼人口在2023年超過2.81億,當中有19%人口是居住在貧民窟之中。貧民窟問題一直是印尼城市化進程中的核心挑戰。這些非正式居住區通常建立在河流、水庫和鐵路軌道旁。許多居民在鐵路緩衝區內搭建房屋,使行人和兒童面臨極大的安全風險。貧民窟的環境極度擁擠,人們居住在狹小的空間,而且衛生條件惡劣。部分居民甚至住在臨時棚屋或帳篷內,睡在草席之上,雨季時因排水系統未及完善而頻繁遭受洪水侵襲。貧民窟地區普遍缺乏基本生活設施,例如清潔用水、電力、衛生系統,低劣的住房品質。這些社區缺乏規劃、環境混亂、安全性低。「在許多地區,政府對貧民窟的存在視而不見,居民的房屋未正式登記,家庭只能在非正式定居點生活。」貧民窟居民的生計困境貧民窟的居民主要從事非正式經濟活動,例如街頭小販、家庭幫傭、人力三輪車(Becak)司機和漁民。部分居民則依靠收集垃圾或可回收物維生。他們每天收集約10公斤塑料可回收物,每公斤可賺取約IDR 4,000(印尼盾)。每日的平均收入為IDR 40,000(約2.5歐元),在當地的超級市場,一瓶可口可樂的價格高達IDR 6,000,凸顯了貧民窟居民的經濟困境。貧民窟周邊缺乏道路、醫院、學校和公共空間,許多居民陷入貧困與不安全的惡性循環,難以找到擺脫困境的機會。什麼是貧民窟旅遊?貧民窟旅遊被歸類為黑暗旅遊(Dark Tourism)的一部分,被認為是一種新興休閒旅行概念,與豪華度假村或壯麗的自然景觀不同,貧民窟旅遊吸引遊客前往貧困地區探索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這些遊客希望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並深入了解貧困如何影響社區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可讓人們能夠探索城市的黑暗與隱藏的一面。貧民窟旅遊最初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和印度孟買流行,隨後擴展至肯尼亞奈洛比、南非開普敦以及印尼雅加達,讓遊客能夠近距離體驗都市貧困的真實狀況。遊客通常會走過狹窄擁擠的小巷,參觀由木材、紙板或鋅板搭建的自建房屋,與當地居民互動,聆聽他們講述日常生活的種種困境。儘管一些旅遊公司聲稱其行程支持社會福利計劃,但批評者質疑這些旅遊是否真的惠及當地社區,還是單純利用人類的苦難來獲利。貧民窟升級計劃:重置是否為解決貧民窟問題的最快方法?「那麼,貧民窟旅遊呢?」創新模式:雅加達隱藏之旅印尼最著名的貧民窟旅遊計劃之一是雅加達隱藏之旅(Jakarta Hidden Tour),是由Ronny Polun創立。這一獨特的生態文化旅遊模式(結合經濟與文化)不僅提升社會意識,還推動負責任的旅行,其核心目標是透過旅遊促進社區發展。該計劃的特色包括:每位遊客的收費為 60 美元,以小型團體進行(最多 7 人)部分旅遊收入會扣除運營成本後捐贈給當地社區遊客能夠直接與貧民窟居民互動,提供實際幫助與支持給生活困難的家庭這種旅遊形式被認為是一種專屬和私人的社會人文探險活動,透過社交互戶、文化體驗和實質援助,讓遊客不僅是旁觀者,而是社區發展的積極參與者。雅加達隱藏之旅:創新社會與文化交流與傳統的貧民窟旅遊不同,雅加達隱藏之旅不僅促進貧民窟居民與遊客之間的社會與文化交流,還利用社交媒體作為橋樑,向全球提升對貧困問題的認識。透過將貧民窟轉型為知名旅遊景點,並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外國遊客能夠深入體驗多元文化與傳統藝術,尤其是Betawi文化與爪哇文化。這種創新的旅遊模式為貧民窟帶來了就業機會,幫助改善社區環境,並提升遊客對貧困問題與社區發展計劃的理解。此外,部分旅遊收入可能會重新投資於社區建設,帶來更長遠的影響。雅加達隱藏之旅在Tripadvisor(2025年)獲得了高度評價,並在雅加達旅遊與活動類別排名第七,吸引來自美國、澳洲和歐洲國家的遊客,展現出其全球影響力。貧民窟轉型:彩虹村的蛻變儘管貧民窟旅遊仍充滿爭議,但其他城市復興計劃提供了更具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和機會。Kampung Pelangi(彩虹村),前稱Wonosari村,曾經環境骯髒、不具吸引力,被貼上典型貧民窟的標籤。然而,這座位於三寶瓏市中心的村莊,已經完成了從城市貧民窟到風景如畫的旅遊熱點的驚人轉型。 圖片來自網絡 This Rainbow Village in Indonesia Will Fulfil Your Instagram Dreams 「改造比強制拆遷更好。」從貧民窟到著名景點在2017年,政府開始推動貧民窟改造計劃,目標是吸引更多遊客。中學校長Slamet Widodo提出了將該地區改造成標誌性旅遊景點的想法。這個充滿色彩的村莊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耗資約IDN 300億(約29,000美元)進行改造。在僅僅一個月的翻新後,彩虹村便正式對外開放。該村的252戶貧民窟住宅均被漆上醒目的彩虹條紋,並設有多個熱門拍照點,其中最著名的景點是Jembatan Cinta(愛情橋)。愛情橋以明亮色彩的布料裝飾,連接著村莊與主要道路,成為遊客掛上愛情鎖的浪漫場所,彩虹村的核心地標。這項貧民窟翻新計劃迅速引起全球關注,成為三寶瓏市最具Instagram影響力的旅遊景點,吸引成千上萬的旅客前來探索與攝影。彩虹村:從貧困到賦權的轉型這座丘陵村莊位於三寶瓏市,毗鄰知名城市地標 Tugumuda 和 Lawangsewu,並靠近Kalisari 花卉市場。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預示著該地區未來的經濟與社區發展潛力。彩虹村的發展目標是打造一個可持續的、獨立的旅遊村,推動社區的物質與社會轉型,並將焦點從貧困轉向賦權。隨著遊客人數的增加,當地居民獲得創業支持,貧民窟內的婦女們也被賦權,以提高家庭收入並改善居民的生活。當地人開始經營食品與飲料小店,製作手工藝品作為旅遊紀念品,並以熱情的款待吸引遊客 。然而,新冠疫情導致社交活動受限,遊客數量驟減,對貧民窟社區產生重大影響。結論: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貧民窟旅遊在印尼仍舊是一個爭議性話題,涉及倫理、人權與負責任的旅遊。支持者認為這種旅遊模式能夠提高社會對貧困問題的認識並促進當地發展,然而,批評者則譴責其帶有剝削性與貶低人性的成分,認為此類旅遊宛如「貧民窟動物園」,將居民的日常生活變成付費遊客的觀賞對象。貧民窟旅遊可視為一把雙刃劍,其影響既可能正面亦可能負面,取決於人們如何詮釋這一現象。為了讓旅遊真正成為改善社會的力量,當地政府與旅遊業必須推動積極變革,將貧民窟旅遊轉型為賦權工具,而非剝削手段。隨著印尼持續城市化與發展,如何平衡旅遊收益與人權保障,將成為塑造貧困社區未來的關鍵。伸延閱讀40歲後Study Holiday - 課堂前的飯局Plastic Odyssey 法國減塑船導賞之旅MK Vlog #1 跟住Study Buddy去返學 哈囉威香港40歲後留港Study Holi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