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克蘭素有「City of Sail 帆船之都」的美譽,平均每2.7人就擁有一艘帆船,供遊客體驗揚帆出海的航程何其多,想刺激一點,可以選擇主要競賽的America's Cup Sailing,由於動物們都不熟水性,但為了入鄉隨俗,來一個揚帆出海的航程是必須的。 Voyage New Zealand Maritime Museum紐西蘭海事博物館,位於渡輪碼頭旁,這天我們要從這裡展開揚帆出海!所以在計劃行程之始,早已把揚帆出海和乘坐蒸氣火車列入行程之列,前者總算在排除萬難之下實現了,後者卻因為沒有公共交通工具的前往下,在出發前忍痛擱置(翌年在澳洲墨爾本坐Puffing Billy補數)。要成功揚帆出海,也得團隊成行,更要視乎參加人數和天氣,經過長達一星期的E-mail「拉据戰」後,最後決定參加由Voyage New Zealand Maritime Museum紐西蘭海事博物館舉辦的6小時Breeze Gulf Experience,乘坐雙桅木製帆船Breeze,漫遊Hauraki Gulf豪拉基灣。這天我們即將要經歷一個長達6小時的Breeze Gulf Experience,船上有義工向乘客傳授航海知識,也可以加入其中,協助揚帆出海,或者只做乘客,甚麼都不做,悠閒地享受整個航程。Breeze Gulf Experience的費用為NZD110(約HK$660),已包括早茶、午餐和下午茶,及帶領參加者暢遊Hauraki Gulf豪拉基灣的島嶼、Auckland Bridge奧克蘭海灣大橋等歷史悠久的地標。 由於Koala是習慣吃早餐的動物,所以早在酒店附近的超市重開後,便買入意大利香草包、火腿和芝士,泡制出個人最拿手既Ciabatta with Cheese & Ham,賣相還不錯吧!(其實都好好食架!) 由於復活節假期關係,酒店附近的超市在當天早上才重開,為了滿足要吃早餐的Koala,我也得提早起來,前往購買麵包等東西,自行制作三文治做早餐。完成之後,動物們又再浩浩蕩蕩向渡輪碼頭出發,目的地為紐西蘭海事博物館。 呢有又有巨型郵輪泊岸,這是主要在澳紐行走的P & O Pacific Pearl 跟前一天走相同方向,沿海邊步行至Voyage New Zealand Maritime Museum紐西蘭海事博物館,面前伸出海面的建築物,是酒店Hilton Auckland 未到博物館,門前先有一艘America's Cup來迎接我們! KZ 1帆船,曾在1988年參與第27届America's CupDay 05 Kia Ora早安!(0710) – Countdown Supermarket (0740, Ciabatta with Manuka Honey Ham & Cheese // NZD12.82) – Breakfast: Ciabatta Sandwich火腿芝士意大利包三文治早餐 (0800) – Hotel酒店 (0900) – Voyage New Zealand Maritime Museum紐西蘭海事博物館 (0920) – Live Sailing: Breeze Gulf Experience, Morning Tea, Lunch & Afternoon Tea (1000-1600, NZD110) – Auckland Fish Market (1720, Salmon, Shrimp & Mussel for Dinner // NZD50) – The Coffee Club (1830, Dessert // NZD18) – Hotel酒店 (1910) – Seafood海鮮晚餐 (1920) – Dessert甜品 (2015, Orange Almond Individual)Waldorf Stadium Apartment Hotels Britomart Auckland #807 我們即將乘坐的Breeze,早已停靠在博物館的碼頭,這天天氣不錯,南半球的太陽很猛烈呢! 乘客連同工作人員,一行十多人,浩浩蕩蕩上船啦! 原本打算乘坐的Ted Ashby,航程比較短,但因船隻部分需要維修,出海時不會起帆,故參加這個6小時的Breeze Gulf Experience 帆船主要以木材建造,大大小小的繩索在船上隨處可見 這天天氣不錯,我們比原定時間早到了,拿過船票卻未能登船,換來是博物館的貼紙入場券,可以讓我們先行內進參觀(即時省回NZD29入場費!職員更說我們可以保留貼紙,於翌日再前來),然後再出海。這次乘坐的Breeze,船身為綠色和白色,是一艘傳統的木製雙桅帆船,跟19至20世紀初,新西蘭沿海和跨領土交易所使用的船隻相似。登船時間到了!我們都變得很雀躍,或許活在石屎森林香港的人(動物),都少有機會出海,難得這天可以參與Breeze Gulf Experience,跟陽光和海水玩遊戲,實在難得,所以我們決定為了其他乘客的安全,往後待在船上六個小時,都乖乖地Be a Passenger,什麼也不用做,更重要是不想越幫越忙,嘻嘻。 出海是個團體活動,每個工作人員在船上都負責不同崗位,當準備就緒,我們也要出發了! 船隻航行不久,我們的船要起帆了,部分參加者也有出手協助,動物們繼續緊守崗位,做個乖乖的乘客,但相機出動也是旅行指定 兩個最大的帆升起了,我們也隨著風向乘風而去... 我們出海天氣晴,南半球的太陽都相當猛烈 船員向澳洲遊客講解起帆的步驟 船上的主要掌舵人(黑衫者),和最年長的乘客,每個乘客都可以掌舵我們乘坐的的Breeze,於早上10:00準時從紐西蘭海事博物館出發!看著木船漸漸遠離奧克蘭CBD,跟之前乘渡輪的感覺完全不同,與海水的距離更加接近。當十多個陌生人坐在同一船上,是一種緣份,感覺就如一個小社區,算甲板是我們唯一的活動空間,拍照是出走的主要項目,跟其他乘客Social,更是少不了的事情,船艙比較狹小,是儲物空間,也是船員工作的地方,船上設有特別的洗手間。船上共有八位工作人員,當中一位是博物館的職員,主要負責掌舵(船長?),其餘七位都是Volunteer,部分船員也在其他船上工作,趁假期前來協助,也有家庭煮婦和學生(兩位「金髮小鮮肉」,哈!),感覺他們每一位,對航海很有熱誠,於航程上照顧各參加者和傳授航海知識。當天共有九位乘客,一對從英國移居到奧克蘭十多年的夫婦,也有來自澳洲的父子、另外還有一位德國女遊客和印度裔的年輕男子,他是唯一加入船隻運作的乘客,連同三隻來自香港的動物們,和三隻非法偷渡上船(藏身於袋中)的Travel Buddies。 在大家互相認識過後,安全始終排第一,所以我們先來學習使用救生衣,課堂完畢過後,又是自由活動時間,船員一路在忙,有人忙著解開浮標,也有人拉出大麻繩準備起帆,每一個畫面,對港人而言都是難得一見,作為乘客的動物們,只好找個位置坐看風景(食住花生等睇戲?),靜靜地坐著觀察與配合,感受出海一刻的氣氛,同時為忙碌的工作人員拍下不少照片。 繩索是船上的主要工具,這種收納繩索方法,能夠有效地於短時間內,打繩索拉開而不打結 學習穿上和使用救生衣(救生背心),是揚帆出海必須的... 隱藏在船帆和船身中間的奧克蘭離島風景(喜歡這個構圖) 用來儲存救生用品的箱子 鄰近海域於同一時間,都有很多帆船在揚帆出海船隻面積雖然不大,卻有很多新奇的東西,所謂新奇的東西,都是跟航海有關的事物,各種木造裝置,都有獨特的設計和用處,控制船帆的繩索,除可控制升降,也可透過收緊和固定,控制船帆的角度,其間我們更獲得船上職員准許,負責掌管方向舵的工作(一兩分鐘咁多啦!其實目的為拍照,哈!),所以在船上的一切經驗,都變得很有趣。因為在2014年(當日為事發後4個多月),香港經歷了長達兩個多月的佔領運動,令這個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現在已經回歸中國,由香港人管治的地方,再度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故3隻來自香港的動物,都變成部分參加者的訪問對象,雖然我們已經使出渾身解數,遺憾英語水平不足,對答未能如流,就算出盡力和再努力,都難以表達出應有的意思,所以發問者都不再跟我們談政治,只繼續談天說地好了!尷尬後又再振作起來,長達6小時的Sailing總要Social,就當是免費跟外國人對話(補習Oral)學英文吧!相比起外國人,香港人總是比較被動,很多時候都是人家主動打開對話,這一點也是要向外國人學習的。或許我們3隻動物比較優勝的,是懂得其他乘客不明白的廣東話,自我~感覺~良好...其實我們這天是來遊船河,還是來上課的?有待下半場分解... 伸延閱讀Sailing Trip by Voyage New Zealand Maritime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