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永遠都無法成為背包客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喜歡住 hostel,當然有時因為 budget 所限,逼不得已才會選擇,但可以的話都盡量避免。 一般人都擔心行李安全,不過就算是飯店都是一樣,沒特別安全,不論多高級的飯店對於貴重物品的損失都不會負責任,所以安全問題真的沒差。另外就是衛生問題,雖然是有一點在意,但五星級飯店的打掃很多時都很馬虎,總之眼不見為淨,這都可以忍受。 說到不想住 hostel,主要是因為個人意向,筆者比較喜歡在寧靜和私人的空間休息,為第二天的行程充電及做好準備,在經歷過多次微妙的體驗,我甚至覺得睡機場比睡 hostel 還好。 住在 dorm room,一定會有不同組合的房客,回來的時間不一樣,如果睡覺的話,忽然亮燈,其實轉過身背向燈光就能再睡,但是被弄醒一下就是不爽,而且有些 dorm 的床位距離天花板的燈很近,太亮便難以再入睡,當然這可以使用眼罩避開刺眼的燈光。 除此之外,最常發生就是太吵而難以入睡,在台灣的 hostel 最常發生,聊天總是不去 common room,而且都聊到深夜,雖然可以有禮地勸喻安靜一點或到外面聊,但有些情況想避也避不到,例如是鼾聲,這實在很難受,卻是無奈狀況;也有些房客第二天要 check out 收拾行李,總不能阻止別人收拾,而且膠袋的聲音真的格外刺耳。縱使這都可以戴耳塞或聽歌解決,不過體質也是因人而異。 說到這,眼睛可以戴眼罩遮光,耳朵可以戴耳塞擋聲音,如果是鼻子的話,那可以怎麼辦呢?我遇過強烈的臭狐,也遇過極噁的腳臭或鞋臭味,這不能不呼吸,極臭是用被子蓋也蓋不住,回想起來真的是個惡夢。 我也曾經試過遇著尷尬狀況,睡到一半,居然「地震」嚇醒了,結果……大家懂的,在上層的我,感受到下層的搖晃,我也只能默默地等他們搖完,真的欲哭無淚,心想著他們快點完事,我好想睡覺。 也許筆者的運氣太差,遇上沒公德的房客機率高達八成,剩下的兩成,也不全是美好的經驗,主要是自己臉皮很薄,非常不好意思打擾別人,記得有次行程得要在四點起床,即便我輕聲梳洗,但還是影響到別人,雖然大家住在 hostel 想必知道會有這種情況,但真的覺得很抱歉。 此外,我收拾行李時,喜歡大剌剌地把東西亂放,然後再收抬,畢竟 dorm 的空間有限,也不想半夜收拾行李打擾到別人,所以比較傾向有私人空間。 既然住的房,用的廁所都是 share 的,網路沒可避免都是 share,hostel 的經營成本比較低,因此不會設立很多 hot spots,早回來的話,比較容易成功搶到網路,晚回來的話,可能要半夜三、四點才連得上,而這方面非 hostel 絕對比較優秀。 最後補充一下,我覺得睡機場比睡 hostel 好,主要是機場本身是個比較嘈雜的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睡得著的話,只要沒有突如其來的光線和聲音,基本上都睡得著。搭車時睡覺的道理也一樣,車裡既吵又晃,但還是睡得到,主要是先入為主了解了環境,適應後再睡著,不像 hostel 那樣,安靜地睡到一半突然被一起搖晃,嚇醒了,心裡也很在意,就難以入睡了。 雖然很多背包客認為不住 hostel 會錯過交流的機會,但筆者比較內向,而且這方面也不缺,不論在路上、在店裡、在車裡、在祭典、或是飯店的主人,甚或參加本地團互相認識,機會多的是,反倒比較想要私人空間去處理自己的事情,那當然不是一面倒認為 hostel 不好,我也有遇過很好的房客,擁有美好的回憶。 【斗斗宅記】>>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遊歷超過30個國家/地區,曾在台灣旅居一年半,遊歷日本旅居數月,加拿大打工換宿體驗兩個月北極光,遊記於 U blog、DC fever、likeJapan、now.com、旅行吧!Travel Bar 刊登,歡迎洽談不同形式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