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旅行習慣結伴同遊,但近年漸漸地傾向 solo travel,既不是要勇闖哪裡後自炫,也不是要學會獨立云云,雖然我覺得是很有幫助或能自我滿足,但殘忍地說穿,我只是沒朋友,沒有兩種朋友,1) 各/某方面甚有相差的朋友,2) 陪我一起瘋的朋友。 不可否認結伴旅行大多時候都很開心,至少在搭飛機搭車呆等時,或是回到酒店,都有對象可以聊天,可是也有不少讓人遺憾的時刻。 譬如說,即便民主投票決定,縱然100%沒反對,不幸發生了事,總有一位,通常是發起的那位,很自然地被推為箭靶受責難。喂,說好的民主呢?嘛,已變得毫無意義,無視之,就是要罵一下心裡才會舒暢點兒,被指責的那位頓感無辜,心裡吶喊著「民主已死」的時候,甚至得趕快想辦法要讓朋友展開笑顏,辛苦了。不然就是分工不平均,富經驗的那位艱辛地排程完之後,其他朋友當初說什麼都OK、什麼都沒所謂,結果到了強差人意之時還是抱怨,甚至像情侶吵架一樣,不停地揪後算帳。 當想法差甚遠,目的也不同之時,結伴同遊最終不歡而散,因此,久而久之,經驗告訴自己,還是一個人比較自在,不受約束。 獨自旅行,不必想東想西,不必顧及別人感受,一切責任都是自己背負,你可以沒行程、你可以賴床、你可以迷路、你可以任性、你可以隨心所欲、你可以浪費時間、你可以繼續走、你可以停下來、你有很多很多可以,其實 solo travel 挺自我自私的。 不少人曾經問,一個人不會很無聊嗎?在這個手機 (重點 with WIFI) 不離身的年代,應該不會有人覺得無聊吧?在臉書根本一群朋友陪著旅行不是嗎?而我的旅途九成時間都是沒有上網的,別人不上網一下下便會覺得焦慮,我通常在登山時沒看到路標看似要迷路時才開始焦慮。一邊上網一邊旅行,還不算是真正的 solo travel,盡其量說是 solo travel with friend。 其實我並不是抗拒結伴同遊,因為身邊總會有一些能夠配合自己的好友,與他們共享快樂時刻,即時分享美好事物,是如此的難能可貴,只是為何到最終都是變成 solo travel 呢? 大概因為旅行上癮了,無時無刻都在想著,睜開眼睛想著旅行,閉上眼睛夢見旅行,想瘋了,要離職便離職,要明天飛就馬上買機票,可是身邊沒什麼朋友可以陪你這麼瘋,所以才不得不 solo travel。 Solo travel 會遇上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都是結伴同遊時很難遇得到,我試過在青森吃晚飯,跟店員用超爛的日文聊起天來,結果她送我一袋零食給我第二天登山去;或是在種子島遇上很好的居民載我到民宿去 (重點對方也不曉得路,沿途問路),甚至很搞笑的是自己無端變成在地人,人家來問路,結果也能答得出來,指示路人方向。這些事情很多時在一群人去旅行時都不會遇到,也許這都是小事,但會讓你莫名的感動,一次再一次去追求與別不同的 solo travel。 嘛,所以我說,我就是沒朋友,不過一個人也不壞,沿路上還有很多人,締造非凡的旅程,而每人的旅遊方式都不同,只是我比較推崇 solo travel。 【斗斗宅記】>>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遊歷超過30個國家/地區,曾在台灣旅居一年半,遊歷日本旅居數月,加拿大打工換宿體驗兩個月北極光,遊記於 U blog、DC fever、likeJapan、now.com、旅行吧!Travel Bar 刊登,歡迎洽談不同形式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