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悠遊卡、按數字按鈕,冰冰涼涼的飲料,匡噹掉出,使用非現金交易的智慧支付商店(自動販賣機),出現在中小學校園裡。台北市教育局今年3月起,於台北市高中、國中小部分校園陸續開始設置智慧支付商店,近期卻引發不少家長抨擊批評,擔心含糖飲料進校園、使用學生證悠遊卡消費恐被記錄個資等,教育局也緊急出面滅火說明激光脫毛。北市公館國小的自動販賣機裡,因廠商「誤放」家長會原本決議不能販售的含糖飲料,又因智慧機台讓學生以學生證悠遊卡消費,引起將記錄個資的爭議。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就在臉書上大力抨擊此事,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也發文質疑此行為是商業目的,不是教育目的瘦大腿。為什麼校園要設置自動販賣機?台北市教育局表示,校內設立自動販賣機的發想,來自107學年度中等學校校長會議中,有國中校長提案建議。裝置機台以填補學校教師不願接任合作社、合作社人力不足的困境(目前140多間國小,僅剩3所小學有合作社),提供學生便利飲食、民生用品服務,第一階段,台北市立中小學截至9月底有89校建置完成。但由於引起爭議,教育局7日回應指出,將於9日召集校長、教師及家長代表開會,收集各方意見,作為第二階段推動相關作業調整之參考孕婦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