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打文, 大家別來無恙? 小K昨晚終於看了IMAX版的蝙蝠俠: 夜神起義, 心情仍然十分興奮. 我不排除下文會劇透, 所以打算要看夜神起義的人, 可能要避開一下了. 劇情設定為第二集BATMAN: THE DARK KNIGHT 的八年後,蝙蝠俠體力、戰力略為下降,高譚市面臨集智慧及力量於一身的Bane帶領的黑暗勢力威脅。Bruce Wayne 知道自己必需要重新穿上蝙蝠裝,再次打擊罪惡。在高譚市與Bane展開最後決戰。 由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BATMAN一開始已說是一套三步, 小K並沒有看他的首部曲BATMAN BEGINS, 只看了BATMAN: THE DARK KNIGHT 及今集, 第二集的THE DARK KNIGHT在市場上有很好很好的迥響, 口碑票房雙輸贏, 於是等了4年, 我相信不少抱著一種以第2集為標準的期待進場, 於是你可能發現有點兒失望, 因為相比第二集, 今集少了鬥智鬥力的元素。 BATMAN中的歹角都十分具神采,例如以前的企鵝人,謎語人,往往都戲中的重要亮點,可能BATMAN偏於黑暗,所以大部分奸角都是色彩繽紛,很戲劇性的。上集的歹角JOKER作惡不為錢不為名也不為權力,他是好奇, 好奇人面對混亂與恐懼時會選擇人性還是毀滅自己的人性去追隨罪惡, 上集是極多十分精彩的鬥智橋段, 我們都為BATMAN 到底會救RACHEL 定HARVEY DAN 以在戲院心跳不安, 還有那兩首分別載滿罪犯及普通市民的小輪, 到底要炸那一首?因為JOKER 的多變性,於是第二集令人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驚喜。相對今集的歹角Bane是比較失色了,一來他整集也帶著口罩,看不到他的表情,於是令人感到他欠缺個性,是典型因為過去有悲慘及憤怒的成長而變成惡人的角色,他在再生池中成長,生於黑暗,長於黑暗,所以他自諳比更受黑暗所眷顧,對敵人及盟友都十分瘋狂,像是一味的暴力,性格不複雜亦不可憐,所以BANE像是一個沒神采的歹角.於是整套戲你要對著這個奸角,多多少少有點悶。 另一邊廂,我們的主角BATMAN也沒有了首兩集的神采,為什麼?因為他老了,這是很多英雄片不去接觸的一塊,英雄既是人,當然也有老的一天,而且故事設定在第二集的八年後,BRUCE WAYNE受RACHEL的死的打撃,而且身體亦有不能磨滅的修害,所以你會看見一個滿面鬍子跛腳,而且對世事不聞不問,不再踏出家園半步的BRUCE WAYNE,而且BATMAN 在上一集背負了殺死新市長HARVEY DAN的罪名,於是他不再被人信服,伴隨著BRUCE WAYNE的迷失而退隱。 可是,我覺得第三集沒有令我失望,對的,鬥智鬥力的智慧型交鋒少了,拳腳交鋒少了,名車少了,高科技戰鬥工具少了, BRUCE WAYNE的豪華少了, BATMAN的朋友Commissioner Gordon亦顯得老態,正正提示了這是最後一集了,要結局了。英雄會老去,體力不足,人脈不足,但罪惡不會,人心仍然邪惡,一個英雄其實沒有能力對付得了,導演沒有一味將BATMAN的傳奇性及能力誇大再誇大,而是在合適時間讓他收回來,讓這個英雄更有人味。於是BRUCE WAYNE再次需要重生,了解在自己體內那種對恐懼的恐懼,對失去親人及所愛的悲痛,片中有一幕有個老人問BRUCE WAYNE怎樣要再緞錬自己,他說他不應死在這裡,老人回答說那有什麼分別?不是死在這裡就是死在那裡。BRUCE WAYNE其實不恐懼死亡,他甚至是想要死亡,他一直為雙親的死自責,然後是RACHEL,他想要捨身就義,其實更像是贖罪。他的老管家看懂了,他自己卻一直不願去看。人之所以強大,並不是不恐懼死亡,相反是害怕死亡,於是我們努力求存,盼望生存及光明。今集叫THE DARK KNIGHT RISES我覺得很有意義,因為黑暗是不會RISES的,只有黑暗之後的黎明才會升起的。 這集BATMAN的衰退帶出了兩位新角色,一個是熱血年輕幹探John Blake, 另一個是嬌豔女盜Selina Kyle。前一個熱血忠心,相信公義及制度,後一個亦正亦邪,只想要將過去重設過普通人的生活。兩個演員Joseph Gordon Levitt及Anne Hathaway都做得很多,兩個都有獨特又強壯的一面,很是討好。另外我十分喜歡BRUCE WAYNE的管家Alfred及公司代表Fox,片中比較少的感情戲都由老人家帶出來,管家與少爺的主僕情,還有上司下屬的惺惺相惜。 當全片播完出字幕的時候,實在叫人很不捨,因為真的完了,就算之後再有BATMAN都不再是一樣了。但正如電影中不時強調的理念,人要放下傷痛,MOVE ON才能找到新的人生,這個道理是老生常談,但我們是緊記,亦要做得,人生過得好與不好都會過去,去到SAY GOODBYE之時,都希望精彩比遺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