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起也沒有意識發覺, 數數手指, 原來和這位大專同學已經兩年沒相聚了。 但其間有在戲院打過幾次照面, 之後斷斷續續的交流應該都在網絡上吧。 兩年不見,每一天要上班的時間很難捱, 但一天一天過, 這樣就兩年了,時間過得太快! 她性情成熟穩重了, 學會自己看地圖去找路不再依賴別人帶路。 說話語氣也沉實了, 不再像以前輕浮和懵懂, 不再活在棉花糖般的夢幻氣氛中, 傻呼呼的笑容好像也少了。 社會真會催逼人長大。 我問她:「究竟妳是真的變了,抑或掩飾以前的自己?」 她:「這不重要。」 她又說:「我以前18,22歲時太傻啦, 如果我那時可以成熟點就好了。」 我:「但那時沒有經歷,要有經歷才有成長。」 她:「如果我可以有18,22歲時的青春, 搭配現在的心志思想就好了。」 我沒有幻想的餘地斬釘截鐵: 「不可能。」 感恩我們雖然都體驗過社會殘破的現實面, 知道我們都需要金錢維持生計, 但心中仍有寶貴的夢想,也繼續以行動去追尋。 一個人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好重要! 不能盲目附和大環境的價值觀。 我們都長大了,但有些初衷不變, 仍像當初,真好。 有另一些圈子的友誼是…… 大家仍是珍惜彼此,但大家都改變太多, 價值觀不一了是事實, 追求的東西已由夢想變成金錢、社會地位, 或是戀愛和婚姻。 見面的話題變少,態度也減少了熱情。 這是正常的成長過程,但還是會感慨。 我們就簡單坐在黑夜中的海旁, 伴著對岸高樓的燈光聊心事,好留戀這樣的陪伴時光。 能再遇見熟悉的老朋友, 原來心中會充滿感動! 雖然她也笑言不要太常見面, 這樣就可保持新鮮感, 但大家還是很希望這份友誼能一直保持下去。 相識於單純的大專時期,感情太珍貴難得。 時間和社會太無情, 更加要捉緊這份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關係。 我記得讀書時我們會通電話至凌晨, 當然,應該是我迫她不準斷線。 她隨身帶著相機, 希望能記下開心的片段, 我也感同身受。 人要記下快樂的記號, 待失意時給自己找回力量和動力繼續下去。 我也總算比以前懂得友誼的美好之處。 ——————————————————- 作者: 譚嘉燕 請多支持FB PAGE: 生活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