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久沒做運動了,《親子頭條》這篇文章希望能令我對做運動重拾興趣吧! 內容: 人人都知道多做運動對身體有益,偏偏要持之有恒卻難過登天。其實當了解清楚運動過後的好處,想做運動的心態便會出現。 跑步,踩單車,游水,打籃球,踢足球等動態型的運動都屬於能使體內毒素透過排汗等功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也是最直接最為人所知的方式。 其實做運動,也不一定需要做較動態型的運動,較為靜態的都能使血液循環,從而達到增強心肺功能等效果。而且每天都會有機會做到,絕對不困難。 例如以下這六大運動法則,能使我們隨時隨地令到身體有益健康,減低病痛: 1. 乘坐公交時,可提早下車,步行至目的地;平日亦可多走樓梯,減少使用升降機或扶手電梯。 2. 午膳後可外出散步或做少量伸展運動,既寫意,又可舒展筋骨。 3. 站起來聽電話,或在聽電話時原地踏步。 4. 晚上可主動陪子女一起緩步跑或步行,增進親子關係。 5. 與家人、朋友一起編訂時間表,定期運動,如打羽毛球、乒乓球等,以培養做運動的興趣和習慣。 6. 假日多安排一些老少咸宜的戶外活動,如到家樂徑步行、與孩子一起放風箏等。 摘自:衛生署 圖片:網絡 網址:http://www.parentingheadline.com/index.php/%E5%AE%B6%E5%BA%AD/%E4%BC%91%E9%96%92%E6%B6%88%E9%81%A3/2384-%E3%80%90%E8%A6%AA%E5%AD%90%E5%81%A5%E5%BA%B7%E3%80%91%E9%9A%A8%E6%99%82%E9%9A%A8%E5%9C%B0%E5%81%9A%E9%81%8B%E5%8B%956%E5%A4%A7%E6%B3%95%E9%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