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滿十八歲的學生哥,包括以往的我,喜歡在澳門的賭場穿插,被查身份證是年輕的優越。頭一次去澳門也少不免要到名勝古蹟遊一趟,一群人在人群中嘻嘻哈哈亂叫亂笑亂拍一通,在人流暢旺的市集買買吃吃,手信店也只懂得最大的兩間。 第二次到澳門,我和朋友決定來一個尋訪街坊美食團。 第一站是喜蓮咖啡,去的途中經過博物館及花園上前逛了逛。天氣很冷,寒風凜冽像鑽進了身子,因此在餐廳裏暖融融的感覺已經很不錯。吞拿魚咖喱角熱呼呼的呈上,外面脆卜卜炸得金黃,裏面是軟稔的吞拿魚沙律醬,口感獨特且味道很好,忍不住再添一客。 輾轉去到瑪嘉烈葡撻,熱哄哄的吃了兩個,花了點時間找到了附近一間旅遊書介紹的餐廳。窮鬼如我們眼看餐單的食物太貴,只好買放在餐廳門口的小食貪過一下口癮算。雖然看着這外形甚古怪的牛肉卷怕會中伏,但仍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一人一條,更厚顏地霸佔了門口的一張長枱,為了這數條短小的牛肉卷。外層薄脆,裏面... 竟然是免治牛肉的餡料。四人相對而無言,勉為其難吃掉這條被攤放已久毫無熱氣的牛肉卷,暗自期待下一間到訪的餐廳。 大堂街炸雞。一字記之曰:正!雞是即叫即炸,燙手得過份,嘗試手撕雞但熱得手已縮。免費提供膠手套,有點重拾以前KFC食炸雞的風味,當然,這一間的雞滑而多汁,不是KFC所能媲美的。壞處是吃到四周油淋淋,公用的茄汁樽更是油脂滿佈... 多拿幾張濕紙巾抹乾淨就是了。 吃過熱騰騰的雞,路過了九記冰室吃了雪糕球,去了明記吃碟仔糕。滑溜,濃郁,還有甜甜的人情味。別人都是一打打外帶拿走,我們是不客氣地站在一旁邊吃邊添。不知道他現在健康可好,碟仔糕還是每日三百件嗎? 澳門可愛的地方是,它擁有最富麗堂皇的酒店跟賭場,而很多時隔壁街就是普通市民住的矮小平房。差異大得看起來很詫異,但它們就是這樣平行地生存着,遊客們可以選擇在找不到出口的賭場裏夜夜笙歌豪邁揮霍,也可選擇穿梭在橫街窄巷中尋找平民小店,偶爾喜出望出的驚喜可讓人再三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