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視孩子因為他自己的決定而受苦,對父母來說需要莫大的力氣與決心。小孩通常都擅長說服又可愛,而且會一個勁兒的糾纏,所以父母很難不心軟,也很難不去想:「他們只是小孩嘛!」當然我們在很多時候也會特意出手,為做了笨決定的孩子解圍BNH醫院。但我和太太都知道,在後果不致失控的情況下,讓孩子遭遇挫折是在調節痛苦指數,這種痛苦程度高到足以給他們教訓,卻不至於造成永久傷害。如果父母期望孩子每個決定都必須正確無誤,導致他的痛苦程度過高,那就是做過了頭;同樣的,時時護著孩子、不讓他承受不智決定的痛苦,這種「直升機父母」也是過猶不及。我和妻子不斷試著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泰國買樓 攻略。蕾巧是三個小孩中表現最誇張的一個,常會把事情弄得像攸關生死那般灑狗血。那次去奧普蘭遊樂園的事確實就像她所描述的;但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其實情況根本沒那麼嚴重。她花光了錢,落得一文不名,這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不管她再怎麼可愛、哀號、噘嘴、說服,都改變不了錢的多寡。破產就是破產,而她之所以會破產,是因為沒有控制花費──這點我們已經先警告過她了。我遇過太多人即使到了五十四歲,仍舊學不會這個簡單的道理通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