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間書房或者說,判斷一個朋友可否交往的標準,是看他家裏有沒有紙質的書。梁實秋說:“一個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個孩子應該擁有一個書桌,主人應該擁有一間書房。”你可以沒有衣帽間,但一定要有間書房。你可以線上學習,但一定記得時常看看紙質的書UCHE。因為一個時常閱讀紙質書的人,他至少相信讀書仍然有用。他會相信,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書本或許不會迅速變現,但它會潛伏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中。他們也相信素養與見識可以“打賞”給下一代。就算自己再普通,但下一代從出生時開始,他們就是與眾不同的。膚淺的人,只會逢場作戲。有教養和文化的朋友才能和你走得更遠,風雨攜路,明事理而不矯枉過正。最好的朋友,是“酒肉朋友”這不是調侃朋友的交往,停留在酒桌和牌桌就可。而是指朋友間需要一些共同的愛好,甚至是不太高雅的興趣。兩個人的交往,從來都有血有肉。過度形而上的友情,註定要半路飄走。人生已然如此不易,如果你的友情依舊一本正經,不免太沉重。交往時沒有負擔,偶爾還能坐在一起喝酒吃肉、做些不足為外人道的事情,這段友情太幸運。好的交往,是相處不累per face 好唔好。你值得深交的人,也是“酒肉朋友”。有人說:最好的朋友是出世的智者,入世的強者,正常而陽光的普通人。前兩者,很難遇見。正常而陽光的普通人,卻是每個人都可以交往的。他們無謂年齡、性別、階層,但他們一定有根植於內心的人品,無需提醒的道德自覺,不經意流露的教養,和你頻率相近的愛好。他們不謀虛棄實、不行一而言三、不違心以逐利。他們於友誠心建議,善誘而不執久遠。說到底,最好的朋友仍是三觀相近的人油塘通渠。最值得深交的人,從來都和你勢均力敵, 你們“相愛相殺”,成就這一段成年人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