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報讀哪一間國際學校之前,首先你要清楚該學校的學額比率。國際學校的流動比率低,由於學位難求,普遍學生都會讀到畢業,尤其是國際學校的本地學生。 國際學校預留給本地學生的學額甚少,香港《教育條例》規定國際學校應把最少70%的學額編配予目標學生(即持有香港特區護照和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以外的任何其他護照的學生或持有學生簽證來港就讀的學生)。換言之,國際學校最多只能提供30%學額給本地學生,由於法律上沒有規定本地學額下限,有的日本國際學校只提供1%學額給本地學生。然而,在《教育條例》成立前開辦的國際學校仍未嚴格遵守「70%非本地學生學額」的要求,本地學生享有的學額相對較多,在2017年有國際學校提供高達50%學額予本地學生。 下圖為2011年至2018年的國際學校本地學生比率,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入讀人數皆逐年上升。然而,家長難以得知每一間學校的本地和非本地學額比率,所以很多家長不清楚心儀學校的學額比率就去報名,這往往造成長期處於等候名單也沒有成功入讀。家長可以從非官方的專業渠道去得到參考資料,例如專注於國際學校教育及具有權威性的教育機構。從正確的渠道入手,掌握準確的數據,可選出錄取率較高的學校,不用浪費時間作無謂的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