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朋友訂婚,邀請我出席她的文定宴,於是造就了這次沒有景點的台中小旅行! 所謂的訂婚,其實就是香港所指的過大禮+敬茶,及拜神等儀式。訂婚宴是由女方付錢,結婚就由男家請客。 聽朋友說,台灣的年青人大多已簡化了程序,把訂婚和結緍都定在同一天舉行的。 先說一說喜餅,我們女家派喜帖時會連同一張餅咭,但她們的喜餅也大得夠誇張! 而且是每一家賣喜餅的店,喜餅的包裝也是這樣大盒。 朋友訂了兩款喜餅,好客的她把兩款都給了我,紅色的那款盒子有我手腕至手肘那樣高 (我的手也比較長的!) 我以為香港的結婚程序很麻煩,原來台灣的更複雜。 新人要為對方送一套衣服,從頭到腳的,以女生送給男生來說,包括帽子,西裝,裇衫,鞋子,領帶等等。 過大禮有六大個木盆,放了海味,紅糖,酒,火腿,金飾等等東西。都是雙數的,過完大禮男家拿回一半。 新郎及家人們先由男家出發到女家,出發時要點爆竹,到達女家前,領前的車子也要。更傳統的話,車子過橋前也需要放。 到達後,所有人都可以下車,除了新郎,要由一個 (是小孩嗎? 我沒看到) 開車門,給完利是後方才能下車。 而女方家人要自己出來拿這六盆禮品,男方的不能幫忙。 敬茶只有新娘子向長輩敬茶,當然長輩也會給利時和說一些話,而最後敬茶的對象可是新郎官。 然後新郎領著新娘向長輩改口,大家對新人說些話,新奶奶向新娘子戴上金器,最後是拜祖先,整個儀式就差不多完成,大家就可以到喜宴去。 喜宴最特別的是 "魚" 這道菜是放在甜品和水果之前,因為男方親友要在吃魚時靜悄悄的離開,不能說再見。 從 google 得知,那是因為吃到尾的話,有女方吃定男方之意。 相反,結婚雙方皆可以從頭吃到尾的。 在席中,有兩位也是來自香港的新娘的朋友,從而可以看到有點文化差異。 1) 當我們都等著開席前上台拍照,然而是沒有這回事,只有自己在走的時候拉著新人拍。 2) 第一道菜是沙拉,當其他人都是拿著叉子吃著,只有三個人很若無其事,自然地拿起筷子吃著。 3) 敬酒我們很習慣站著,而台灣人是坐著,所以只有我們三個起到至一半的時候,看著身旁的人沒動身,我們又坐回去。 台灣選舉在即,侯選人們正努力著為十一月底的選舉拉票。席中,有位參選市長的侯選團隊到每一枱敬酒。 聽說,這也算是公開場合,所以主人家沒有不同意,那也是合法的。 但我覺得在喜宴中敬酒拉票有夠奇怪有夠煩擾的。 在這裡,祝好朋友新婚快樂~~~ xoxo, 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