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思變,2008年台灣新當局“思變”之路是向西看。時隔8年,花蓮民宿推薦這一次台灣新當局的“思變”卻是轉向朝南——大力推動東南亞人來台旅遊。 台“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表示,為降低陸客銳減沖擊,將推動“觀光南向政策”,以開放免簽等措施爭取東盟客源。為了印證觀光客多元化的成效,他舉例說,前半年日、韓、歐、美,以及東南亞、中東客人都有增加。 方法已列在了紙上,思路也不能不說清晰:以南補西。那么問題來了,補得過來嗎?同樣用數據說話:2015年,台灣入境旅客超過1000萬人次,其中大陸遊客占了418萬人次。超過四成的大陸市場不要,相當於丟掉西瓜撿芝麻。 台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秘書長陳怡全說,“陸客不來台灣,對他們也有很大傷害?別搞笑了,大陸遊客有的是地方去,對台灣的沖擊絕對大得多。”陳怡全所言不虛,根據國家旅遊局統計,2015年大陸出境旅客達1.2億人次,其中只有418萬去往台灣地區,占大陸出境遊人次比例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杯水車薪,台灣新當局的“新南向”近乎於紙上談兵。解鈴還須系鈴人,台灣新當局一有事情就搬出民意當擋箭牌,可真相到底如何呢?對此,台北市議員王鴻薇一針見血:“每次說民意,我們民意到底在哪裏?如果我們不反映,恐怕我們的兩岸政策注定是失敗的,台灣旅遊業要持續發展,少了大陸絕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