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去南極? 有什麼可以買? 「去南極? 有什麼可以買?」出發之前, 真的有香港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 好像去旅行就是為了購物, 不是, 應該說人生存就是為了購物. 香港地, 每隔兩個街口就有一個商場, 難怪香港人有這樣的思想, 那外國人又怎樣想呢? 我們在南極幾天, 除了登上幾個企鵝殖民地之外, 已經探訪過兩個不同國家的研究基地, 下一站是烏克蘭的南極研究中心! 這個地方有什麼特別呢? 就是到訪者可以寄明信片, 在護照上蓋印, 和購買紀念品, 嘩! 一次過滿足晒三個願望! 一班來至歐洲的團友十分雀躍, 原來他們很期待在南極買東西, 但問題就出現了! 要是上岸參觀烏克蘭研究中心就會錯過是日的划艇活動, 我們一班獨木舟團友應該如何抉擇呢? 大家議論紛紛, 來自英國的珍妮問我:「Hallie 你會上岸還是划艇呢? 划艇可能又會遇上鯨魚和企鵝, 但我又很想寄明信片和買手信啊!」我說:「一定是划艇! 因為如果我選了上岸放棄划艇, 然後發現那些明信片和手信都是 Made in China 的話, 我一定會很憤怒…」一班歐洲人笑翻了肚. 無論我們到哪一個第一世界國家(first world countries) 旅遊的時候, 總會發現那些「很有特色」的紀念品是中國製造的, 這是殘酷的現實. 飛幾千公里到外國購買一些距離香港幾十公里的中國工廠製成品, 想起來有點不合情理, 因此我旅遊時很少買手信. 結果划艇教練說沒問題的, 我們可以安排又划艇又上岸的行程, 只是不要在研究中心待得太久就可以了. 原來划著獨木舟到研究中心泊岸是很困難的事, 幸好我們有幾個十分健碩的團友用手把我的獨木舟拉上石灘, 不然我可能要自己游水上岸. 那個烏克蘭研究中心很有趣, 真的很感激那些研究人員開放給我們這班遊客參觀. 烏克蘭人是怎樣的呢? 印象中我除了在長江中心Bloomberg見工時遇上一個好靚仔的烏克蘭 Trainee 之外就沒有接觸過這個國家的人, 那他們又認識香港麼? 這個研究中心沒有科幻電影中的高科技設施, 表面上跟一般歐陸式雙層大宅沒有分別. 我們參觀過工作室之後走到二樓把護照蓋印, 以「証明」我們來過南極. 金啡色頭髮, 膊頭很橫的烏克蘭人沒精打彩地給團友蓋印, 很正常的, 歐洲人的服務態度一直趕不上劉德華的要求. 直至我遞上自己的特區護照時, 烏克蘭人抬頭看看我, 很高興地說: ”China! You are from China!” 我嘗試解釋我這本特區護照跟一般中國護照有分別, 但烏克蘭人只管細閱我戶照上的中文字, 覺得很有趣. 看見他前世未見過中國人的樣子, 我心知跟他解釋我們一國兩制也是多餘的, China 就China 吧, Hong Kong 也只是地球上的一小點, 總人口都不及重慶市. 最後烏克蘭人問我: “Why is your passport not red?” 對了, 特區戶照是深藍色的. 那個蓋印有一艘船和一隻小企鵝, 上面用烏克蘭語寫著 Antarctica, 很可愛的. 二樓還有個小酒吧, 對, 歐洲人就是來到南極也不忘開酒吧, 咦! 吧台旁邊幹嗎吊掛著一堆女人胸罩!? 原來烏克蘭研究人員除了前世未見過中國人之外, 也前世未見過女人. 話說在南極做研究工作很辛苦, 一般研究人員都是男性. 就是最強壯的男性在南極也不能待太久, 每人只會在基地逗留三至六個月, 幸運的話, 這幾個月可能有女科學家探訪, 那其餘時間都是一班男人…和一班企鵝一起生活. 每次有女性探訪基地, 研究人員都會熱情款待, 女人離開的時候, 他們就會請她留下一個胸罩作紀念, 所以這裡有一堆Bra. 唉, 在南極天天穿五六層衣服, 胸罩都是多餘的, 怪不得女人都留下幾個掛在吧台旁邊. 最後是紀念品的角落, 有一隻隻木雕的小企鵝, 我連忘查看企鵝的底部, Phew, thanks god! 寫的是:”Handmade in Antarctica” ! 可是一班烏克蘭人雕刻的企鵝又怎樣可以「紀念」我的南極之旅呢? 再看明信片, 原來要寄六個月才能寄到文明世界, 那算了吧, 我又只好很有型的說 ----- 讓 我這刻的回憶作紀念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