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倫敦乘火車來到劍橋郡, 我並沒有準備任何行程, 只打算看看風景, 喝喝咖啡. 我隨手拿來一幅免費地圖便步出了火車站, 誰不知有意外收獲! 按照地圖走到劍橋大學的King’s College, 嘩! 真的很美! 英國人在咸豐年前一定已經很富裕和很有閒情逸致才可以建造出如此美麗高雅的校園. 我再走到校園的後方, 有條河, 河上面有條橋, 附近的草地上有舊石, 石上刻著<<再別康橋>>的詩句. 還記得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感覺就是…一點詩意都沒有. 當年我還在準備可怕的中學會考, 今天老師教了這首詩即是說明天就要背默一次, 晚上還要記得看看「精讀」, 趕快掌握答題技巧. 看著黑白印刷的中文書上那幅草草繪畫的插圖, 我完全想像不到詩中的「夏蟲」和「雲彩」是什麼模樣. 如今一切都變彩色了! 看到陽光下呈金黃色的書院大樓, 閃爍著的河水和青綠色的草地, 再吸一口清新的冷空氣和聽一下風吹葉動的沙沙聲, 我 終於明白為何詩人隨處摸到這條橋上會「甘願做一條水草」. 離開King’s College之後, 我看到地圖的一角推介在 Lensfield Road 的Polar Museum, 咦! 可能對準備南極之旅有幫助! 原來所謂「極地博物館」, 是個佔地僅約三千餘尺的展覽館, 只有十多件展品, 不過牆壁上的文字說明卻令我看得入神. 展覽的主題為”Frozen world” (冰封的世界), 免費入場, 內容大致上是說明人類當初是怎樣發現南北極, 以及極地的現今發展. 因為我是去南極, 所以北極的事這裡不多說. 南極洲那片陸地是怎樣被人類發現的呢? 這個「極地博物館」是由一個劍橋大學轄下的研究小隊所開辦, 裡面所提到的「人類」多為英國人. 話說十九世紀時的英國海軍除了打打殺殺之外, 就是要遠航去尋找更好的海路運輸航線. 話雖如此, 我總覺得英軍當年遠航的真正目的, 其實是到處看看有什麼陸地可以霸來做殖民地, 是他們那個「日不落帝國」項目的一部份. 據這個「極地博物館」所說, 在一八四一年一艘英國海軍遠航船, 在當年三十四歲的隊長 James Clark Ross 帶領之下, 在「英國的人類史上」首次發現南極大陸. 英國人隨後把遠航船經過在南極附近的海域命名為 Ross Sea; 英軍登陸過的小島命名為 James Ross Island; 並把英軍在南極大陸踏足過的那塊地以當年的英女皇維多利亞命名, 叫 Victoria Land, 三個名稱沿用至今. 展覽館內未有詳細提到其地關於發現南極的重要歷史事跡, 當中包括; 一) 其他國家也有探險小隊在一八四一年之前已經聲稱發現了南極, 之不過當年未有照相機和人造衛星,包括英國人在內, 沒有任何人可以拿出實証; 二) 英軍當年發現的只是南極大陸的一小部份, 南極大陸的其他地方後來是由其他西方國家的探險隊發現; 三) 第一隊踏足南極的極點, 即是地球自轉軸的南端, 並不是英國人, 而是一個挪威探險隊. 看過歷史, 再看看南極的現今發展吧. 原來南極現為美國太空總處 NASA 的重要研究基地, 用途包括測試太空衣和訓練太空人. 為什麼要選中南極? NASA 認為南極是地球上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因這塊地天氣最惡劣, 又最與世隔絕, 正好一試太空衣的功能和太空人的耐力. 展覽亦提到, 很多NASA工作人員在南極受訓幾個月後都會出現經常失眠和思想緩慢等症狀, 懷疑跟寒冷天氣有關. 真的嗎? 原來我就是花了自己在過去幾年辛苦捱回來的積蓄準備去地球上最惡劣的地方去…度假!? 我結果在這個小型「 博物館」逗留了一整個下午. 離開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仍然身處劍橋郡, 差點兒以為自己已經到了南極! 兩星期後我便會親身踏足南極了, 很緊張呀! 辭職去南極已加入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irlyWayToAntarc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