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坐長途車旅行。 我在阿德萊德 (Adelaide)巴士總站 check in,在等上車的短短二十分鐘裡,我遇到四個認識的人。都說阿德萊德的市中心很小,去哪也會遇到朋友。道別後,我登上灰狗 (Grey Hound),展開接近二十小時的長途車程。 二十小時比我想像中過得容易,我沒有打開過電腦,也沒開過 ipod。在車上迷迷糊糊一直想睡。前往愛麗斯泉(Alice Springs)的路上,未有我所想般荒涼。地平線長直公路本來在澳洲就隨處可見,我以為開往 Alice Springs的公路會在紅土沙漠之中。 第二天的下午,我下車後便直接到 YHA。四十度的高溫下,我拖著大行李箱,背著大背包,我熱得滿臉通紅。很後悔沒有預先查一查google map,結果我得走進警察局問路。到hostel後把行李放下便到市中心走走,晚上隨便吃點東西便準備第二天三日兩夜的烏魯魯之旅。 翌日清晨五點四十五分我已經在 YHA門口集合,由 Alice Springs到 Uluru大約要四至五個小時車程。終於,那座紅紅的大石頭出現在眼前。Uluru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石頭。我們眼見的部分,只是石頭的一小撮。它的心臟,一直埋在地底深處。 我沒有登上 Uluru,因為當風太大或氣溫超過三十六度時,索道便會關閉。不過,事前朋友就說過盡量不要爬。前提是爬上去有一定的危險,它只有鐵索作扶持,並沒有真正的路。另一個原因是尊重當地文化,本來 Uluru就是神聖的,不應被征服。 在外圍走了半圈,我熱得臉比 Uluru還要紅。我們回去 Campsite稍作休息,黃昏前再折返Uluru看日出。看著那一座巨石由橘黃色慢慢變成朱紅色,加上magic hour的漸變色天空,以如此美景作為一日的終結,確是無憾。吃過晚餐,我終於可以洗個澡,把整天的悶熱都洗去。我整理好床舖,正確來說其實是一個大睡袋,裡面有床墊,枕頭和睡袋。我躺進床舖裡,面前就是星空。 我和朋友在看星,這一夜,我們看到兩顆流星劃過。之後,就在星空之下睡著了。 第二天的清晨四點我已起床梳洗,收拾好行裝吃過簡單的早餐,五點鐘再一次出發到Uluru看日出。過去我錯過了人生超過一萬次的日出,我卻在此看第一次日出。地平線上,只有Uluru迄立不倒。她之所以如此吸引,是她會隨時間「變色」。大陽徐徐升起,把一切染成橙紅色。每人都安靜的感受那一瞬間的美,面對此情此景,不得不感悟大自然的偉大。 接著我們往Kata Tjuta,亦即是風之谷 (Valley of the Winds),一座一座小山谷佇立在紅土之上。我問導遊,泥土為甚麼都是紅色,他說是因為土壤中的鐵質。走完一圈已經到中午時分,吃過午餐,又是四、五小時車程到另一個campsite。這一晚,同樣是睡在星空之下。半夜醒來,卻讓我看到另一顆流星。 旅程的最後一天,五點起床前往國王峽谷 (Kings Canyon)。一開始一條一直往上的石級路已把我累得半死。我被紅紅的石谷包圍,一層一層的形態是經歷三億年的風霜演變而成,地面水波的痕跡就是峽谷曾經在水底的證據。三億年間,這裡究斍發生了甚麼天翻地覆的事? 來至世界各地的悔過書 對於原住民,Uluru是聖地。雖然對外開放,但部分地方仍是嚴禁拍照的。在原住民文化村裡,有一本悔過書,裡面是來至世界各地遊客的道歉信。 發件人很後悔把Uluru的紅色石頭帶走,自從把石頭帶回家後,倒楣事便接踵而來。為免招致惡運,便隨信把石頭寄還。先不要說石頭會否真的招來厄運,出於尊重文化和環境保護,我們都不應帶走一土一物。就讓石頭一直留在屬於它的地方,好好守護著這一片紅土大地。 地面的水波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