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私人補習老師之常見迷思。 孩子們學業繁重,許多家長得張羅私人補習老師。若得稱心人選,對子女的學習裨益不少,忙於工作的家長得以分憂。留意以下聘用時常見之迷誤,拜得良師之機會大增。 現今通訊程式發達聰明,與人聯絡易如反掌,卻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若家長跟私人補習老師洽談時,單靠Whatsapp、Facebook等文字訊息,恐得不償失。寄送文字訊息自可避免冒昧,但也有其不足之處,甄別素未謀面,且將來長時間與孩子相處之陌生人,即使未便會面,亦必需直接交談,「舊式」的語音通話反更勝任。 就是透過簡短的交談,家長能瞭解對方之處,也比文字多出不少,例如態度是否誠懇有禮、談吐是否溫文爾雅、說話是否有條不紊……甚至大概屬何種性格,也可見端倪。這些都是判別對方是否良師之有用訊息,且垂手可得,怎好被文字訊息阻擋? 此外,不少補習仲介 標榜驗證過老師資格云云,針對家長欲求良師之心理。然而,事實是否如此?中介為求促成賺佣,並無檢查私人補習老師學歷資格,甚至誇大師資的新聞,時有所聞。更且,補習仲介 即使檢查,也不外是交談瞭解,查看證書,這些簡單易辦之事情,家長花十數分鐘親自處理,不就更心安理得,稱心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