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晚,還有一天才放假,沒有Friday的happy,也不至Monday那樣blue。在一周結束之前的最後衝次,灣仔藍屋開放音樂,給你打打氣。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黃昏音樂的活動,撇下公司的一切不顧,坐著巴士來到藍屋。細細的雨打在路燈,降落地面的是一根根金針。晚上的藍屋要比在白天的好看,它身上的顏色在黑夜中特別顯眼。一切在夜裡都變得老舊,唯有它流露出歷古常新的韻味。雖然在7點半剛開始的時候人流不多,但後來人們陸陸續續下班,知音人就慢慢來了。不穩定的天氣也沒有打擾來客的情緒,大家還是打著傘在路上站著聽歌。 我沿著石水渠街而上,藍屋前的行人路已經擺滿了椅子,昏昏暗暗的光從「香港故事館」透出來。故事館的鐵閘向街開著,就成了最簡單的舞台。附近的街坊每一次都會煮糖水過來,免費送聽眾。這場音樂會是免費的,糖水也是免費的。事情發生在香港的灣仔,是多麼的不可思義呀!從演出前到演出後,一個多小時裡面,從來沒有丁點的募捐的意味,錢和物質好像都不存在。音樂、食物,一切都是純粹的分享。聽進耳朵,吃進肚子,全都是洗滌煙塵的白水。 當天表演的單位是本地城市民歌組合Arnold Fang和跨地區爵士樂隊Gadjo Station。前者唱著廣東話的原創作品,〈深夜食堂〉的歌詞正好配合這場縷縷不斷的夜雨;後者帶來跳脫活躍的吉卜賽和森巴音樂。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團體放在同一個舞台上,我覺得在台下的我們好幸福。新晉本土創作和純音樂的演出,前者不容易找到表演場地,後者卻是被困大會堂。這一個晚上,開放音樂的創辦人龔志成將他們牽在一起,讓新晉的有機會,讓堂廟的走到人群,的確很有心思。 在日常的巷弄之間,老房子作為藝術的載體,讓城市的創作流動、復興。也許這都不是甚麼特別的事,只是發生在香港,發生在皇后大道東的後街,卻成了令人驚豔的風景…… --- 原文連結: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3/07/blog-post.html Follow me vi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utming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