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近一兩年經常聽到有關古洞的新聞,事關古洞正是政府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之中最受影響的區域,幾千村民及其家園將來何去何從無人知曉,古洞的面貌會否受到破壞亦無從估計。 作為在古洞土生土長的我,從小與鄰家朋友四周踩單車,今日推薦一條單車路線給大家,既可輕鬆做運動,亦可認識鮮為人知的古洞。希望大家把握時間,在古洞未受計劃影響之前,來 “漫游古洞、細味東北”! 先簡略介紹一下這條路線及其特點: 單車遊覽路線: 古洞村 à雙魚河 à塱原濕地 à河上鄉圍村 à河上鄉豆花 à梧桐河 à 邊境水塘區域 à 馬草壟信義新村 à 料壆村 à羅湖警崗 à 大水渠 à 鴻淘豆品廠 à古洞村 路線特點: 遊覽昔日的邊境禁區,飽覽遼寬的深圳及水塘景觀 參觀香港碩果僅存的濕地 - 塱原濕地,觀賞雀鳥及農作物,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兩檔豆腐花,$10 - $12就可以任食豆腐花任飲豆漿,不少人慕名而來 享受雙魚河、梧桐河的清幽環境 體驗傳統圍村文化及古舊建築物 穿越兩條極近邊境的鄉村,了解村民返璞歸真的生活模式 欣賞潮人必到的隱世攝影聖地 – 大水渠 總結及貼士: 此路線全程來回總距離大約 15 km;主要是以遊覽及認識古洞為主,而單車則是來往各景點的代步工具,如純踩單車不停留景點估計來回連基本休息時間大約需要 2.5 小時左右 從古洞村、雙魚河到鴻淘豆品廠的路段大至為平路,非常易踩。邊境路段、來往料壆村及信義新村的路段會有上落斜,是全程最具難度的地方,上斜位需要一些腳力,落斜位則需要注意對頭車及控制車速。 雖然路線不是單車徑,但基本上為交通流量較少的共享道路,路闊且少車,只要遵守交通規則,可說是十分安全。但有車的時候請先讓汽車先行。 此行程景點非常豐富,有部份稍稍停下拍照便可,如雙魚河、梧桐河、邊境水塘一帶、料壆村、信義新村,有些則需要預留足夠時間停下參觀及拍照,如塱原濕地 (20-30 分鐘)、河上鄉村加豆腐花 (30-45 分鐘)、大水渠 (20 分鐘)。以上時間僅供參考,實際時間要視乎個人喜好。 塱原濕地不適宜單車行走,建議將單車鎖在雙魚河第一條橋附近然後步行入農田。另外,這裡有不少攝影發燒友帶齊裝備長鏡頭來拍照,所以參觀時請盡量安靜以免嚇走雀鳥,建議可帶備望遠鏡來觀鳥。如想買新鮮靚菜,直接詢問收割的農夫可否購買便可。 由於靠近邊境大陸,需注意電話網絡是否轉為大陸台,最好關掉數據漫遊,以免有不必要的費用產生。 盡量避免夜晚踩單車,以及到附近的村探險,因某些路段沒有街燈或燈光昏暗,加上村內會有看門狗。 喜歡拍攝的話,不妨另備相機,因為沿途有不少影相位。 若覺得踩單車的路線太短,不足以消耗閣下的體力,其實此路線還有延伸路線,待我整理好再與大家分享。 相比起傳統大埔到大圍的這條踩了很多次的單車路線,今次推介的路線可謂十分多元化,集生態、文化、美食、邊境探索等元素於一身,絕對是一個另類的單車之旅。在古洞未受東北發展計劃影響之前,大家快來“漫游古洞、細味東北”! 講多無謂,睇圖最實際! 起點: 古洞村煙寮區,公廁及垃圾站路口。 雙魚河入口,位於青山公路古洞段。 雙魚河第一條橋,左手邊就是河上鄉及豆腐花舖,右邊過河繼續入去便是塱原濕地。 一望無際的塱原濕地 新鮮靚菜 塱原濕地的景色一年四季不斷變化,每次來都有一番新景象。 河上鄉的豆腐花舖 $12 任食,有黑白兩款以及豆漿任飲。 河上鄉侯姓圍村,祠堂開放給遊人參觀。 村內除了有一些舊式建築物,還有兩座較新的洪聖古廟及排峰古廟。 第二條橋,要繼續直去往羅湖方向,若右轉則往上水火車站。 第三條橋。 第三條橋左轉,右轉則往大水渠。 落斜後右轉入快景路。 入快景路約 200 米便會看到鴻淘士多、羅太豆花,這裡 $10 任食,不少人為此而來,但沒有黑芝麻豆花。 點擊圖片放大 快景路盡頭有一段斜路,然後便到上圖位置。直去就前往昔日邊境禁區,向右掉頭則往羅湖警崗及火車站。 繼續直去會經過得月樓村。 然後到達上圖分叉路口,靠右繼續落斜。 左邊是通往料壆村,回程時會經過料壆村返回羅湖警崗。 邊境水塘全境,後面就是深圳。 沿途經過很多水塘。 到上圖位置要準備轉入馬草壟信義新村,因為左面路口時常積水,可於下一個路口左轉。 這裡不用過橋,過了便前往落馬州,所以要在橋前左轉入信義新村。 入信義新村。 一入村便會見到村民有一個大草地後花園。 信義新村景色。 點擊圖片放大 上斜向料壆村進發。 到上圖大路口後繼續直上往料壆村。 料壆村口。 點擊圖片放大 料壆村景色。 遊完料壆村,在籃球場旁邊有路折返。 上斜後便到剛才經過的分叉路口,沿路折返。 今次分叉路靠左落羅湖警崗。右面是去程的快景路。 羅湖警崗,前面便是禁區。 對面便是羅湖火車站及羅湖商業城。 沿梧桐河邊踩回古洞方向,穿過渠務處閘口後便會見到大草地。近幾次發現有不少搖控飛機、直升機發燒友在這裡放飛機。 大草地亦是牛牛經常聚集食草的地方。 在第三條橋轉向河的另一邊就是大水渠的位置。 愈來愈多人專程來這裡影婚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