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心細,情濃,愛深。一根針,一條線,一塊布頭,一朵花,一片葉,一陣風,一場雨,一片雪,一彎月,一首民謠,一句民諺,這些密密麻麻,零零碎碎的細小古怪的東西,都會在女人心裏放有位置,留有印記。女人的心啊,就因此而更加豐富細膩,這便是女人的韻致。倘若細細細地去品味,總能嘗出深深的、釅釅的溫馨味來。 我母親便是這樣的女人。 從母親嫁過來的時候起,就操勞起了一切家務。從炕邊到爐邊,和煤搗炭,生火做飯,紡線織布,縫洗衣裳,喂雞喂豬,從黎明一直忙到夜晚,從不知累。母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家,就是她的活動天地,就是她的世界。 含辛茹苦的媽媽! “媳婦熬成婆,能容易嗎?”奶奶常這樣來教導媽媽。一日三餐做什麼飯,都得請示奶奶。飯做好後,媽媽總是讓全家大小人先吃,最後剩多多吃,剩少少吃,但從未聽媽媽說過一句怨言。日子就是在這無數個小小的甜蜜和小小的苦澀中,度過一個又一個年輪。歲月,留在媽媽臉上的是掩飾不住的皺紋,人生留給媽媽的是賢妻良母。 媽媽常說:“外面男當家,屋裏女當家。夫妻配合好,生活才和諧、美滿、溫馨,日子才過得有滋有味。”她和父親從未爭吵過,逆境順境,都互相體諒,相互支持。“我要讓全家人都感到這個家是很溫馨的。”她這樣說,也是這樣身體力行去做的。 家庭裏,一生的時光,該有多少溫馨串織!那些儲存於心中的份份感念,都會漸漸積累漸漸沉澱成一道家庭溫馨的風景線。 媽媽手很巧,做得一手好針錢活。全家大小八口人的衣服都是她剪裁縫補。她把剩下的碎布頭裱糊在一起,納成鞋底,把花花綠綠的小布塊,對成花枕頭、花襪底、花門簾、小老虎,剪成各種花花枝枝葉葉繡在衣服上鞋上......手巧細心的母親啊!於是,左鄰右舍的大媽大嬸,大姑娘小媳婦,常來找她剪裁衣服,教繡花剪花。有的乾脆讓她給縫好。鄰近的光棍漢們,也托父親讓她給縫件合身衣裳。 母親的心中儲滿溫柔、溫馨。總讓人在心中悄悄彌漫感動,開心。 一年四季,什麼“春打六九頭,備耕早動手”“驚蜇一犁土,耕牛遍地走”一些農諺,母親順口就來,“穀雨前後,種瓜點豆”她就選好種子,等待下種。“吃了端午粽,就把寒衣送”她就早早為全家大人小孩準備好了單衣。“頭伏蘿蔔二伏菜”她就催我去地裏空隙處,撒些蘿蔔菜籽。到秋天,白白的蘿蔔,綠茵茵的菜就收回了家。母親洗淨切好,醃制一大缸老酸菜,夠一冬享用。“六月下雨吃飽飯,七月下雨用不上”她心裏牽掛的是莊稼長得好壞。颳風下雨,氣候變化,都會在母親心裏泛起浪花。 “怨不得你家的日子過得滋潤和美,什麼時候做什麼,你心裏都有譜”鄰居們稱讚說。 “內當家,不只是只管柴米油鹽,裏裏外外,待人處事,都得寬厚禮讓。喜怒哀樂,大事小事都要裝得下。給男人當好賢內助,日子才能過得和和美美、幸幸福福的。” 從媽媽心中流淌出來的溫馨,猶如流淌不盡的甘泉,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只要到家裏,我就感到慰藉,欣悅,溫馨。喚起我對母親無限尊敬和深深的愛!這是母親給我們留下的做人家風。